《洞仙歌》
时间: 2025-02-04 15:4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绡三尺,屑轻煤初画。
锦髻琼题恁姚冶。
只花般性格藕样聪明,
描不出,留待填词人写。
翻香么令艳,细字红蚕,
凤纸乌丝替亲界。
谱上女儿青偷拍鞋尖,
低唱向黄栀花下。
好宜爱重熏唤真真,
辨一片诚心,向伊深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身影如同细腻的吴绡,轻盈而雅致,仿佛是用轻煤初画的画作。她的发髻如玉一样的华丽,令人为之倾倒。她的性格如同花般娇艳,聪慧如莲,却又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留待那些会作词的人来写。她散发出的香气如同鲜花般迷人,字里行间细腻如红蚕,凤纸和乌丝是她的亲密伴侣。歌谱上她的足尖如青色的鞋子一般轻巧,低声吟唱着,仿佛在黄栀花下轻声吟唱。如此的女子,理应被人珍惜与爱重,愿意用真心去唤醒她,向她恭敬地深深拜倒。
注释:
- 吴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
- 屑轻煤:指轻盈的煤炭,用以比喻女子的轻巧和细腻。
- 锦髻琼题:形容女子的发髻华丽如玉,令人赞叹。
- 藕样聪明:比喻女子聪明如莲花,莲花有清雅之气。
- 翻香:形容香气四溢。
- 凤纸乌丝:象征华丽与精致的材料,暗指女子的服饰。
- 青偷拍鞋尖:指女子的步态轻盈,仿佛在轻声行走。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或文学典故,但通过对女子的细腻描写,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崇拜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星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受到后世称道。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洞仙歌》的创作背景是清代的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文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愈加自由,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绝美的女子形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展现了她的魅力。开头以“吴绡三尺”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锦髻琼题”描述女子的发型,展示了其华丽和优雅。接下来的描写更将女子的聪明与花般娇嫩的性格结合在一起,彰显了她的多面性。
整首诗的情感流畅而细腻,诗人在对女子的赞美中,隐含了对真诚情感的渴望与尊重。尤其是最后一联“好宜爱重熏唤真真,辨一片诚心,向伊深拜”,不仅表达了对女子的敬仰,也传达了一种深情的期盼,仿佛在呼唤着那份真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绡三尺,屑轻煤初画。”:吴绡的轻盈与细腻,形容女子的轻巧与优雅。
- “锦髻琼题恁姚冶。”:华丽的发髻,衬托出女子的美貌。
- “只花般性格藕样聪明,”:女子如花般的性格与聪慧,彰显她的独特魅力。
- “描不出,留待填词人写。”:表达对她的美丽无法用言语完全描绘,期待文人以词作补充。
- “翻香么令艳,细字红蚕,”:香气四溢,字句如红蚕般细腻。
- “凤纸乌丝替亲界。”:华丽的服饰,暗示女子的高贵与精致。
- “谱上女儿青偷拍鞋尖,”:女子的轻盈步态与优雅姿态。
- “低唱向黄栀花下。”:低声吟唱,增添了一份柔美与宁静。
- “好宜爱重熏唤真真,”:强调应珍惜与爱重,尊重她的真实情感。
- “辨一片诚心,向伊深拜。”:表达对她的尊敬与诚意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吴绡”“轻煤”等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轻巧与雅致。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低唱”赋予女子生命力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女子美丽与聪慧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真挚情感的尊重与渴望,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绡:象征轻盈与华美。
- 锦髻:象征女性的优雅与高贵。
- 黄栀花:象征温柔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吴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丝绸
C. 一种石头 -
诗中描绘的女子,性格被比喻为什么? A. 花
B. 水
C. 风 -
“好宜爱重熏唤真真”中的“真真”指的是什么? A. 真诚的情感
B. 真实的名字
C. 真实的身份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女性的多样性与美丽。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周星誉的《洞仙歌》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但《洞仙歌》更侧重于细腻的人物描写,而《庐山谣》则表现自然壮丽的景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周星誉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