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钓台》

时间: 2025-01-26 23:45:25

伊人不可见,古台临野水。

惟应公事闲,意钓还来此。

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

鸟飞绿芜上,猿啼碧山里。

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尔。

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任公钓台
作者: 马治 〔明代〕

伊人不可见,古台临野水。
惟应公事闲,意钓还来此。
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
鸟飞绿芜上,猿啼碧山里。
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尔。
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

白话文翻译:

此时伊人已不可见,古老的钓台傍着野外的水流。
想必是因为公事无聊,所以心中想着来这里钓鱼。
城门外的日色渐渐暗淡,郡舍里秋风阵阵吹起。
鸟儿飞翔在绿色的草地上,猿猴在碧绿的山中啼叫。
在官场的情感渐渐淡薄,偶尔会有些野性的情怀。
高耸的云溪石下,清澈的水流也在流淌。

注释:

  • 伊人:指心中所思念的人。
  • 古台:指古老的钓鱼台。
  • 公事:指官场上的事务。
  • 宦情:指官场中的情感,通常带有淡薄、冷漠的意味。
  • 巉巉:形容山石高耸。
  • :清澈的水流。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伊人”常用来指代心中爱慕之人,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寄托。“钓台”作为一个意象,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是古人追求宁静、抛却喧嚣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治,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闲暇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任公钓台》是一首描写诗人心境及自然景色的抒情诗。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人事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伊人不可见”,既引出了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与世隔绝的清幽状态。接着,诗人描绘了古台和野水的宁静,给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诗中“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则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这种忧伤与诗人对官场的淡薄情感相呼应,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的“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则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清澈和纯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安宁与追求。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淡泊、洒脱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伊人不可见,古台临野水。”:诗人思念的人不在身边,钓台静静地矗立在野水旁。
    2. “惟应公事闲,意钓还来此。”:诗人想必因公事无聊,才会想到来这里钓鱼放松。
    3. “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傍晚时分,城门的日色渐暗,郡舍里秋风渐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鸟飞绿芜上,猿啼碧山里。”:鸟儿在青草上飞翔,猿猴在碧绿的山中啼叫,描绘出生动的自然景象。
    5. “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尔。”:在官场的情感逐渐淡薄,偶尔也会有野性的情感浮现。
    6. “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高耸的溪石之下,清澈的水流在流淌,象征着自然的纯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宦情方淡如”将官场的情感比喻得淡薄如水。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如“鸟飞绿芜上,猿啼碧山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伊人: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古台:象征着历史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野水: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无拘束。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鸟与猿:象征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心灵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伊人不可见”指的是?

    • A. 诗人心中思念的人
    • B. 诗人自己
    • C. 诗人的朋友
    • D. 诗人所见的风景
  2. “城门日色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时间?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 D. 夜晚
  3. 诗中提到的“古台”主要象征什么?

    • A. 官场
    • B. 隐逸生活
    • C. 现代生活
    • D. 战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的理想,但《任公钓台》更多地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而《桃花源记》则展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景象。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