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吴门席上使酒赠姬人》
时间: 2025-01-22 01:4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吴门席上使酒赠姬人
作者: 薛斑 〔清代〕
吾老是乡矣!又何须求仙辟谷,从赤松子。服食多为药所误,争此饮醇能醉。
论达者彭殇同致。暂解缠头偎舞袖,尽吹箫击筑吴东市。
得且住,为佳耳。苏台漫说风流地。
看如今荒烟蔓草,苔封尘翳。不见馆娃人似玉,肠断零珠冷翠。
空极目残山剩水。一片枫林红露洒,似榴裙血染青山泪。
欢未竟,愁乃继。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年老,回到故乡,又何必去追求仙人和辟谷之术,像赤松子那样。服用药物往往是误事,何不尽情饮酒,醉倒在醇酒之中?
谈起那些达者,彭殇与我同样的致意。暂时放下缠头的烦恼,依偎着舞动衣袖,尽情地吹箫击筑,在吴东的市场上。
来吧,暂且停留,为何不享受这美好。苏台那边随意谈论风流之地。
看看如今荒烟弥漫,蔓草丛生,苔藓封住了尘埃。再也看不到像玉一样的馆娃人,心中肠断,泪珠冷翠。
空余目光望着残山剩水。一片枫林,红露洒落,像榴裙的鲜血染红了青山的泪水。
欢愉尚未尽,忧愁却接踵而至。
注释:
- 赤松子: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常被认为是追求长生的象征。
- 彭殇:古代神话中常提及的人物,象征短暂的生命与遗憾。
- 馆娃:指的是著名的古代美人,暗示失去的美好与青春。
- 苏台:古代指代一个风流场所,常与才子佳人的故事相联系。
- 榴裙:比喻女子的裙子,暗含美丽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斑,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融入个人的生活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薛斑晚年,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酒席上借酒抒怀,唤起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金缕曲 吴门席上使酒赠姬人》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诗人通过酒席的欢乐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开篇提到“吾老是乡矣”,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叹,随即以赤松子作为对比,揭示了追求长生的荒诞与无意义。接着,诗人从饮酒入手,认为与其追求虚无的仙道,不如享受眼前的美好,尽情欢愉。
在描写中,诗人用“荒烟蔓草”和“苔封尘翳”的意象,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情,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之感。而“肠断零珠冷翠”则更是将失去的美好和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欢未竟,愁乃继”收尾,形成了诗歌的情感高潮,令人心中缠绵不去。
整首诗在形式上也极具美感,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活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老是乡矣!:诗人已年老,回到故乡,感慨万千。
- 又何须求仙辟谷,从赤松子。:质疑追求长生的必要性。
- 服食多为药所误,争此饮醇能醉。:强调饮酒的快乐,反对药物的误导。
- 论达者彭殇同致。:提到达者,暗指人生短暂,感叹共同的命运。
- 暂解缠头偎舞袖,尽吹箫击筑吴东市。:描绘酒席的欢乐,享受当下。
- 得且住,为佳耳。:呼唤继续享受生活的美好。
- 苏台漫说风流地。:提到畅谈风流的地方,增添气氛。
- 看如今荒烟蔓草,苔封尘翳。:对比当下荒凉与往日的繁华。
- 不见馆娃人似玉,肠断零珠冷翠。:怀念往昔美人,心中感伤。
- 空极目残山剩水。:最后对自然的感慨与生命的无常。
- 一片枫林红露洒,似榴裙血染青山泪。:以枫林的景象比喻感情的悲凉。
- 欢未竟,愁乃继。:在欢愉未尽时,忧愁又随之而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榴裙血染青山泪”,将枫林与泪水相连,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使得读起来韵律感强烈。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结构,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面对失去时的无奈与愁苦。通过对酒的描写,诗人强调了享受当下的重要性,反映出一种悲喜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享乐与忘忧。
- 荒烟蔓草:象征生命的荒凉与无常。
- 馆娃:象征昔日的美好与青春。
- 枫林:象征秋天、凋零与悲伤。
- 血:暗示情感的深刻与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追求长生
B. 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C. 享受生活
D. 旅行的快乐 -
“肠断零珠冷翠”中的“冷翠”指代什么?
A. 眼泪
B. 美人
C. 诗意
D. 秋天 -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A. 轻松愉快
B. 悲伤惆怅
C. 忧虑愤怒
D. 满足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青春与爱情的无常。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达对青春的向往与追忆。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两者同样强调酒的乐趣与人生的短暂,但李白更为豪放,薛斑则显得更加细腻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