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亭咏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追求自然和宁静心境的情感。诗人所建造的亭子并不是为了追求华丽,而是为了寻求一种幽静的心情寄托。偶然想到那些石头,真正的意境在于那遥远的蓬莱仙境。青苔让山岩显得更加古老,池塘则增添了竹子的清新气息。即使身处于这种清幽的环境,心中无所事事,也不觉得有任何牵挂。
注释:
- 穿筑:构筑、建造。
- 非求丽:不是追求华美。
- 幽闲:一种安静、清幽的状态。
- 寄情:寄托情感。
- 偶怀:偶尔想到。
- 壤石:土壤和石头。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理想的境地。
- 苔:青苔。
- 萧散:闲适、散漫的状态。
- 无营:没有营生、没有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容,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及政治家。他以诗歌见长,尤以五绝和七律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张九龄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曾任宰相,对唐代政治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林亭咏》创作于张九龄隐居期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进行深入思考的时期。诗中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歌鉴赏:
《林亭咏》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两句,诗人强调了“非求丽”的态度,揭示了他对美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这种对美的理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出一部分文人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提到“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生的哲理。壤石可以看作是人生的世俗,而蓬瀛则代表着理想和追求的境界。在后面的描写中,苔藓和竹子相互映衬,展现了宁静而又清新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两句“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态:即使身处清幽的环境,心中也不再有任何羁绊与追求,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放松。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穿筑非求丽:说明亭子的构筑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而是为了内心的宁静。
- 幽闲欲寄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清幽的环境中寄托自己的情感。
- 偶怀因壤石:偶然想到土壤和石头,暗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 真意在蓬瀛:真正的意境在于理想的境界,象征着人生命的追求。
- 苔益山文古:青苔增加了山石的古老感,表现出岁月的痕迹。
- 池添竹气清:池水清澈,竹子生机盎然,反映出自然的生机。
- 从兹果萧散:即便身处于这样的环境,心中却是自由散漫。
- 无事亦无营:无所事事,心中无羁绊,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蓬瀛”比作理想的境地,象征着追求的目标。
- 对仗:整首诗有较强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如苔、竹、池水等,表达情感和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哲理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亭: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环境。
- 苔:代表岁月和古老,暗示对历史的沉思。
- 竹:象征清新、坚韧,表达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穿筑非求丽”意思是: a) 追求华丽
b) 不追求华丽 -
“真意在蓬瀛”中的“蓬瀛”指的是: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地 -
诗人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对世俗生活的执着
b) 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林亭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张九龄则更侧重于内心的超脱与寄情。两者都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 《张九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