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张九龄
驰道当河陕,
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
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
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
光景丽天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途经陕州时的所见所感。首先提到驰道沿着河流而建,随后提及诗歌与国风的结合。接着,诗人感慨三晋地区的别离和两京的交融。后面描绘了后殿的壮丽和前方的旌旗,最后在洛阳的街道上,目睹了美丽的景色,仿佛置身于光辉的天际。
注释:
字词注释:
- 驰道:快速行驶的道路。
- 陕:指陕州,今陕西省。
- 陈诗:吟咏的诗句。
- 国风: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主要表现社会风俗和人情。
- 三晋:指山西省古代的三个晋国。
- 襟带:指胸襟,形容两京之间的联系。
- 函关:形容险要的关口。
- 旌阙:指军旗和宫阙,是权力的象征。
- 洛阳:古都,以其繁华著称。
典故解析:
- 函关: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口,象征着兵权与安全。
- 两京同:指的是长安(西京)与洛阳(东京),代表着国家的两大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岳,唐代著名政治家与诗人,以其才华和正直著称。他在唐高宗、唐中宗时期担任重要职务,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繁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途经陕州之时,受到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双重影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感慨及个人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象的诗作,诗中洋溢着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对繁荣盛世的感慨。开篇通过“驰道当河陕”展现了行旅的快意与自然的壮丽,紧接着以“陈诗问国风”引入诗歌的文化背景,显示了诗人与国家风俗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句“川原三晋别”则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深厚的乡情。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描写后殿与旌阙,展现出国都的雄伟与气派。
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思。张九龄在诗中展现的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历史的厚重,充分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驰道当河陕:描绘了沿河而建的道路,暗示行旅的快节奏。
- 陈诗问国风:提出对诗歌与风俗的反思,表现文化的深邃。
- 川原三晋别:感慨对故乡山川的思念,展现个人情感。
- 襟带两京同:强调长安与洛阳的文化联系,表现国家的繁荣。
- 后殿函关尽:描绘宫殿的壮丽,寓意国家的强大。
- 前旌阙塞通:强调军权与安全,表现政治的稳定。
- 行看洛阳陌:行走在洛阳的街道,感受城市的繁华。
- 光景丽天中:最后以美丽的天际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偶:“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诗人的宽广视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繁荣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思考,展现了盛世之美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驰道:象征着迅速的交通与繁荣的时代。
- 洛阳:古都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繁荣。
- 旌阙:权力的象征,体现国家的强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三晋”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山西
B. 陕西
C. 河北 -
填空题:诗中“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表现了诗人对___的赞美。
-
判断题: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对/错)
答案:
- A
- 祖国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 杜甫的《春望》:在国难之际对家国的忧思,与张九龄的乐观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