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作者:张九龄 〔唐代〕
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场景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提到,银河的星河并不应该到达这里,而是让人感到在汀洲上似乎恍若就在眼前。诗人回忆在帝王的乐曲下,犹如在海上漂流的筏子般,目光游离。春天即将来临,赏花的时节也将改变,但皇权的恩德却始终不变。今天的游宴场所,怎能与天上的泉池相提并论。
注释
字词注释
- 河汉:指银河,象征远方的天际。
- 汀洲:指水中的小洲,形容环境幽美。
- 帝乐:指帝王的音乐,象征着富贵和欢乐。
- 海槎:指海上的筏子,象征随波逐流。
- 皇恩:皇帝的恩惠。
- 天泉池:指天上的泉水和池塘,象征仙境。
典故解析
- “春赏时将换”:暗示了时光流逝与季节变化,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 “莫比天泉池”:比喻宴会与仙境的对比,强调宴会的奢华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岳,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以诗歌风格清新、高远而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玄宗时期,反映了当时盛大的宫廷宴会文化。在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景、宴会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权贵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通过“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诗意,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接下来的“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将宴会的欢乐与漂泊的感受结合,流露出一种矛盾的情绪。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权力的恒久,诗人在感慨春天的变迁时,也在反思皇权的恩泽与人间的无常。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中达到高潮,诗人通过对比,将人世间的宴席与仙境的泉池并列,突显了宴会的短暂与生活的脆弱。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张九龄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不该在这里看到银河,而是身处汀洲,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在皇帝的乐曲之下,犹如在海上漂流的筏子,体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受。
-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春天的赏花时节将要变换,而皇帝的恩惠却始终不变,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权力的持久。
-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今天的宴会场所,无法与天上的泉池相比,强调了宴会的奢华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会与天泉池相比较,强调其奢华与短暂。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权力的反思,揭示了人间欢愉的短暂与时光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汉:象征着浩瀚的宇宙与时间的流逝。
- 汀洲:代表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美好。
- 帝乐:象征权力与欢乐。
- 天泉池:描绘了理想境界与人间生活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河汉”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河流
B. 银河
C. 湖泊
D. 小溪 -
诗人通过哪句表达了对宴会的感慨?
A. “春赏时将换”
B.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C. “仍逢帝乐下”
D. “河汉非应到” -
“皇恩岁不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时间的流逝
B. 权力的恒久
C. 自然的变化
D. 个人的挣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
- 李白《庐山谣》: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 张九龄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张九龄更注重于宴会与皇权的对比,而王维则倾向于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选读》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为《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的详细分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