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时间: 2025-01-26 00:16:08

画鼓声中昏又晓。

时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浅欢风日好。

齐揭调。

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

浮生岂得长年少。

莫惜醉来开口笑。

须信道。

人间万事何时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晏殊 〔宋代〕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
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
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
人间万事何时了。


白话文翻译:

在画鼓声中,黄昏又迎来了晨曦。
时光只懂得催促人老去。
只求这一刻的欢愉,阳光明媚。
大家一起高歌,唱出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空遥远。
人生怎能长久留住青春?
尽情地畅饮,开怀大笑。
要相信,世间万事何时才能了结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鼓:一种打击乐器,多用于民间演出和庆典。
  • 昏又晓:指黄昏与黎明交替的时刻。
  • 浅欢:指短暂的快乐或欢愉。
  • 齐揭调:一起唱调,指大家合唱。
  • 浮生:指短暂而虚幻的人生。
  • 须信道:要相信道理或真理。

典故解析:

  • 神仙一曲:可能指代一种悠扬的音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 人间万事: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善长,号称“晏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作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渔家生活的描绘,表达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画鼓声的背景展开,勾勒出一个黄昏与晨曦交替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开篇便引入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以“时光只解催人老”来表达对光阴易逝的感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着,诗人通过“求得浅欢风日好”展现了对当下生活的珍视,强调即便短暂,也要尽情享受。

“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描绘了欢快的合唱场景,音乐的悠扬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仿佛进入了无忧的仙境。随后,诗人通过“绿水悠悠天杳杳”描绘出自然的宁静和广阔,进一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宣扬,鼓励人们在浮生短暂中尽情享乐,信仰人生的真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世事无常的思考,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鼓声中昏又晓:引入场景,表现黄昏与晨曦交替的时刻。
  • 时光只解催人老:感叹时间的无情,催促人渐渐变老。
  • 求得浅欢风日好:渴望在美好的日子里获得短暂的欢愉。
  • 齐揭调:大家一起唱歌,表现出欢乐的氛围。
  • 神仙一曲渔家傲:音乐悠扬,象征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绿水悠悠天杳杳:描绘宁静的自然,传达心灵的恬淡。
  • 浮生岂得长年少:反思人生的短促,感叹青春的易逝。
  • 莫惜醉来开口笑:鼓励人们尽情享乐,开怀大笑。
  • 须信道:要相信人生的真理,不必过于忧虑。
  • 人间万事何时了:对世事的无常感叹,反映了人生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音乐,表达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 对仗:如“昏又晓”、“老又少”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时间被赋予“催人老”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短暂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尽情享受生活,同时也展现出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鼓: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欢快的氛围。
  • 绿水: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延续。
  • 醉笑: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画鼓声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夜晚的孤独
    B. 欢乐的节日气氛
    C. 自然的宁静
    D. 生活的无常

  2. “时光只解催人老”中“催人老”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年龄的增长
    C. 生活的挑战
    D. 人生的悲剧

  3. 诗中强调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悲观
    B. 消极
    C. 乐观享受
    D. 忧虑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 - 张志和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 《登高》 - 杜甫:同样反映了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悲伤与思乡。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人生的美好与短暂,主题较为相似。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晏殊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