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11 07:40:17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

林叶殷红犹未遍。

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

殷勤更唱新词。

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晏殊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
林叶殷红犹未遍。
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
殷勤更唱新词。
暮去朝来即老,
人生不饮何为。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光辉渐渐暗淡,小阁楼刚刚开始宴客。
树林的红叶尚未完全覆盖地面,
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举起金杯,
殷勤地再唱新词。
白天过去,夜晚来临,人就老了,
人生不喝酒又为了什么呢?

注释:

  • 小阁:小型的楼阁,作为宴请宾客的场所。
  • 金卮:金制的酒杯,象征豪华和享乐。
  • 萧娘:这里指的是宴席上的女子,劝酒的角色。
  • 殷勤:形容态度热情周到。
  • 即老:指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

典故解析:

  • “人生不饮何为”: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享乐的追求,符合古代文人对酒的推崇。
  • 诗中提到的“秋光”与“雨后青苔”,则是自然景象的描绘,往往在古诗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仲明,号容斋,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其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达的时代。晏殊身处这样的环境,常常通过词作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通过对秋光、宴饮、以及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开头的“秋光向晚”即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秋季的黄昏象征着人生的晚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描绘了小阁初开的宴会场景,热闹与宁静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繁华与脆弱。

“林叶殷红犹未遍”一句,表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着一切美好事物的短暂,红叶未满,正如人生的时光。随着雨后的青苔满院,环境的变化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凋零的对立。诗中的“萧娘劝我金卮”展现了友人间的温情,而“殷勤更唱新词”则进一步加强了宴会的欢快气氛。

最后两句“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人生在时光的推移中不断老去,面对短暂的生命,饮酒作乐似乎成了唯一的解脱。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晏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充满了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光向晚:描绘了秋天的傍晚,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2. 小阁初开宴:宴会刚开始,象征着生活的欢娱。
  3. 林叶殷红犹未遍:红叶虽然美丽,但并未完全覆盖,暗示生命的短暂和不完整。
  4. 雨后青苔满院:雨后的青苔象征着生命的清新与脆弱。
  5. 萧娘劝我金卮:友人劝酒,体现了人际间的温暖和聚会的欢快。
  6. 殷勤更唱新词:继续唱新词,表现出生活的乐趣。
  7. 暮去朝来即老:时间流逝,人生在不断老去。
  8. 人生不饮何为:对生命的思考,强调享乐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暮去朝来”,展现时间的变换。
  • 形象描绘:如“林叶殷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凋零。
  • 隐喻:用“饮酒”隐喻人生的享受和对抗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享乐的追求,突显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生命的晚期,时间的流逝。
  • 小阁:代表人际交往的场所,温馨的聚会。
  • 金卮:象征享乐和豪华的生活。
  • 青苔:代表生命的清新与脆弱,与红叶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平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晏殊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金卮”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茶杯
    • C. 餐具
    • D. 花瓶
  3. “暮去朝来即老”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秋情》(李清照)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清平乐》和《声声慢·秋情》:两首词都表达了秋天的情感,但《声声慢》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清平乐》则更强调享乐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晏殊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