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凌侍郎还宣州》

时间: 2025-01-26 02:47:45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南藩郡古宣城,
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
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
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
府中谁敢伴飞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宣州城,位于南方,仿佛神仙在此驻足迎接。渡口的官吏提醒船只要稳妥驶向东边,县里的官员们白天带着弩箭,满载着荣光归来。江山的守护者在此地吟诵出高远的诗句,风月间流露出朱公的故乡情怀。曾经与汉朝的三位独坐之客共饮,现如今却无人敢在府中陪伴我举杯畅饮。

注释:

  • 藩郡:古代地方行政区,指的是宣州的地方政府。
  • 碧落:指的是天空,寓意高远。
  • 使旌:指的是神仙的旗帜,象征着神圣与荣耀。
  • 津吏:指渡口的官吏,负责船只的管理。
  • 负弩:背负弩箭,象征着武装和荣誉。
  • 高吟:指抒发高亢的诗句。
  • 朱公:指朱熹,代表文化的象征。
  • 飞觥:指的是举杯畅饮,象征欢乐的聚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晏殊(991-1055),字子严,号逢辰,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婉约。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晏殊在任宣州刺史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凌侍郎还宣州》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对古宣城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美和人文的深厚。开头两句以“日南藩郡古宣城”引入,直接点明了地理位置,接着“碧落神仙拥使旌”则将目光投向天空,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仿佛神仙也为之驻足。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官吏和县僚的忙碌,生动地刻画出一幅繁忙的官场景象,表现出对职责的敬重。然后,诗人转向个人情感,提到“高吟地”和“故里情”,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风光结合,展现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则给人以深思,曾经的聚会欢饮,现如今却无人陪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惜。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体现了晏殊的文学才华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南藩郡古宣城:点明地点,传达出古老而美丽的宣州。
    • 碧落神仙拥使旌: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神仙般的存在与美好的自然结合。
    • 津吏戒船东下稳:展现出官吏的职责,暗含对稳定与安全的期待。
    • 县僚负弩昼归荣:表现了官员的荣耀与责任,强调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 江山谢守高吟地:抒发对江山的感慨,表现出诗人的情怀。
    • 风月朱公故里情: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 曾预汉庭三独坐:引入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
    • 府中谁敢伴飞觥:最后一问,充满了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宣城比作神仙之地,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对友谊的渴望表现得极为强烈,营造出一种情感的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友情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宣州: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神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山:象征着国家与责任,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切。
  • 朱公:象征着文化人物,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宣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诗中“津吏戒船东下稳”中的“津吏”是指什么? A. 渡口的官吏
    B. 军队的指挥官
    C. 商人的代表
    D. 文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朱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朱熹
    C. 陶渊明
    D. 杜甫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的作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感慨历史与人生。

诗词对比:

  • 《送友人》 vs. 《送凌侍郎还宣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但《送友人》更侧重于思念,而《送凌侍郎还宣州》则融合了对故乡和历史的深刻反思,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