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衔杯》
时间: 2025-01-11 10:0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衔杯
作者: 晏殊 〔宋代〕
青苹昨夜秋风起。
无限个露莲相倚。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
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
谁信道两情难寄。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
只恁空憔悴。
白话文翻译:
昨夜秋风起,青苹随风摇曳。
无数的露珠在莲花上相依相偎。
我独自倚靠在红色栏杆上,愁苦地望着晴天的边际。
远处的翠绿山峦仿佛遥不可及。
长长的彩笺上写着细密的书信。
谁能相信我们之间的情意竟难以寄托?
可惜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却让我感到无尽的忧愁。
我只好在这里空自憔悴。
注释:
- 青苹:青色的苹草,象征秋天的到来。
- 无限个露莲相倚:无数的露水珠在莲花上相互依偎,表现了秋天的清新与美好。
- 朱阑:红色的栏杆,常用于庭院或楼台。
- 晴天际:指晴朗的天空边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 彩笺:精美的信纸,代表了书信。
- 锦书细:书写细致的信件,表达情感的细腻。
- 良辰好景: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通常用来形容愉快的时刻。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秋风、露莲以及栏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情的寄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涧亭,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微妙的内心戏。
创作背景:
《凤衔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精神寄托之时。晏殊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情感上也常有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天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凤衔杯》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及对情感的无奈。开篇“青苹昨夜秋风起”通过描绘秋风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凉意和孤寂的氛围。接着“无限个露莲相倚”,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秋天的清新与美好,但同时又隐含了孤独的情感。诗人在“朱阑愁望晴天际”一句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的愁苦,仿佛在问天际的蓝天是否能带来心灵的寄托。
“彩笺长,锦书细”则展现了诗人对书信的渴望,象征着对情感的传递与寄托。然而,随后的“谁信道两情难寄”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情感的深邃与复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最后两句“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恁空憔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感叹美好的时光与景色却无法带走自己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苹昨夜秋风起:秋风的来临,标志着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无限个露莲相倚:描绘露水与莲花的美丽画面,象征着清新与纯洁。
-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愁苦地望着晴天,表现孤独感。
- 空目断遥山翠:远山翠绿,象征着希望却又显得遥不可及。
- 彩笺长,锦书细:细腻的书信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渴望。
- 谁信道两情难寄:对爱情的无奈与疑惑,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性。
-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美好的时光与景色,反衬出内心的空虚。
- 只恁空憔悴:结束时的自我感叹,表现了深刻的孤独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象上,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谁信道两情难寄”赋予情感以生命,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彩笺长,锦书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情感传递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苹: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脆弱。
- 露莲:代表纯洁与美好,暗示情感的依偎。
- 朱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寄托。
- 彩笺: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苹昨夜秋风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孤独
-
诗中“彩笺长,锦书细”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爱情
- B. 细腻的情感
- C. 自然的美好
-
诗的最后一句“只恁空憔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愉悦
- B. 失落
- C. 忧伤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殊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均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但晏殊更突出孤独与失落,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对爱情的追忆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词选》
- 《词学研究》
- 《晏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