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听唐韩如弹琴》
时间: 2025-04-29 15:28: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听唐韩如弹琴
作者:沈谦〔明代〕
自钟期死后碎瑶琴,古调向人难。
正张华石上,苏公泉侧,泪血斑斓。
打叠移宫换羽,袖手且盘桓。
谁在东江市,霹雳重弹。
最苦长门秋怨,可为予改操,白雪幽兰。
奈无端五岳,膈上心间闻。
但从来读骚饮酒,问傍人此意不相关。
祇博得万山俱响,风急云翻。
白话文翻译
自从钟期死后,瑶琴也随之破碎,古老的旋律变得难以传达。
正是在张华的石头上,苏公的泉水旁,留下了泪水和血迹。
弹琴时换着调子,袖手旁观,徘徊不前。
谁在东江边,重重地弹奏着琴声?
最痛苦的是在长门的秋天怨恨,能否为我改换琴操,演奏白雪幽兰的乐曲?
可惜五岳的山峰,隔着心间的感受,却无法体会。
但自古以来,读《离骚》饮酒时,问旁人对此意却毫不相关。
最终只换来万山共鸣,风急云翻。
注释
- 钟期:古代著名的琴师,钟期死后,琴声也随之消逝。
- 瑶琴:一种美好的古琴,象征着高雅的音乐。
- 张华、苏公: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常与琴音有关。
- 长门:指长门宫,历史上与王朝的悲剧相关。
- 白雪幽兰:象征着高洁的音律与情感。
-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情感的隔阂。
- 读骚:指《离骚》,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谦,明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和情感纠葛,风格细腻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听唐代琴师韩如弹琴时写成,表现了对古琴音乐的怀念和对逝去情感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音乐、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的情感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以“自钟期死后碎瑶琴”引入,直接点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琴声消逝带来的痛苦。诗中提到的“泪血斑斓”形象地描绘了伤感的情绪,令人感同身受。同时,诗人通过“打叠移宫换羽”的描写,表现出对音乐的执着与追求,尽管音调变换,情感却依然难以释怀。
后半部分通过长门秋怨和五岳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失落情感的思考。诗人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改变内心的苦闷,但现实的隔阂却让他感到无奈。最后,“风急云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尽的哀伤与对理想的追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钟期死后碎瑶琴:自从钟期去世,瑶琴也随之破碎,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消逝。
- 古调向人难:古老的旋律再也难以传达出当年的韵味。
- 正张华石上,苏公泉侧,泪血斑斓:在张华的石头上,苏公的泉水旁,留下了感伤的泪水,描绘了悲痛的情绪。
- 打叠移宫换羽,袖手且盘桓:弹奏时不断变换调子,诗人却只能袖手旁观,表现出内心的无奈和徘徊。
- 谁在东江市,霹雳重弹:在东江边,谁在重重地弹奏琴声,带来震撼和感动。
- 最苦长门秋怨:长门宫的秋天最为苦楚,象征着对失去的情感的怨恨。
- 可为予改操,白雪幽兰:能否为我改换琴操,演奏高洁的乐曲,表达对理想音乐的渴望。
- 奈无端五岳,膈上心间闻:可惜五岳的高山,隔着心间的感受,无法达到内心的期望。
- 但从来读骚饮酒,问傍人此意不相关:自古以来,读《离骚》饮酒,问旁人对此意却毫不相关,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祇博得万山俱响,风急云翻:最终只换来万山共鸣,风急云翻,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意象,例如“泪血斑斓”体现了深重的情感,“霹雳重弹”则带有强烈的音响效果,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工整,句式变化丰富,使得整首诗既有韵律美又充满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琴和音乐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琴: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与理想。
- 长门:象征着失去的情感与历史的沉痛。
- 五岳:象征着理想的高远与内心的隔阂。
- 白雪幽兰:象征着高洁的情感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自钟期死后碎瑶琴”中的“钟期”指的是? A. 古代琴师
B. 古代诗人
C. 皇帝 -
“泪血斑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痛
C. 愤怒 -
“风急云翻”中的“风”象征着? A. 动荡不安
B. 和平安宁
C. 快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落。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的词作,表现了对爱情与理想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同样表现了对亲情的怀念,虽主题不同,但都充满了对逝去情感的追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注释与鉴赏》
以上内容对《八声甘州•听唐韩如弹琴》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