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四》
时间: 2025-02-04 14:09: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四
作者: 顾随 〔近代〕
独自过红挢。朱夏青春影俱消。一阵金风来四野,寒条。落尽空林叶乱飘。日日说魂销。此度秋魂不可招。万里南天人不见,长宵。谁向深宫斗舞腰。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走过红色的桥。朱夏的青春影子都已消逝。一阵金风吹来,四周一片寒冷,树枝也显得冷清。空荡荡的森林中,落叶纷飞,乱舞飘扬。日日夜夜都在感叹,灵魂已经消散。这一季的秋魂再也无法召唤。千里之外的南天中,人影全无,漫漫长夜。谁在深宫中扭动腰肢,跳舞呢?
注释:
- 红挢:红色的桥,指代一种美丽的景象。
- 朱夏:指美好的夏季,常用来比喻青春。
- 金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凉爽的气候。
- 寒条:树枝寒冷,暗示秋冬的来临。
- 魂销:指灵魂的消散或失去,带有惆怅的意味。
- 南天:远方的天空,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思念。
- 深宫:古代宫廷,隐喻深藏在权力中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0-1942),字子华,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清丽,擅长抒情,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 其四》呈现出一种深沉的秋意与孤独的情感。整首词以“独自过红挢”开篇,便营造了一个孤独的氛围。红桥的意象在这里不仅是地理的描绘,也象征着与往事的割舍。朱夏的消逝,代表着青春的结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金风”与“寒条”的对比则展示了秋天的来临,寒意袭来,仿佛提醒着人们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诗人提到“日日说魂销”,反复的思索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此时,孤独感愈加浓烈,秋魂不可招的句子更是强调了对失去的追忆。
最后,诗人以“万里南天人不见,长宵”总结,表示自己在无尽的夜晚中独自思索,深宫中无人共舞,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这种孤独不仅是对外界的感受,更是内心深处的孤寂,令人心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自过红挢:我孤单地走过红色的桥,暗示开始的孤独。
- 朱夏青春影俱消:朱夏的青春影子消失,时光流逝。
- 一阵金风来四野,寒条:秋风拂来,带来寒意,环境的变化与心情的呼应。
- 落尽空林叶乱飘:树叶落尽,空旷的森林中只剩下飘散的落叶。
- 日日说魂销:每天都在感叹灵魂的消散,表达内心的忧伤。
- 此度秋魂不可招:这季节的秋魂再也无法召唤,暗示对过去的追忆。
- 万里南天人不见,长宵:远方的天空中无人,漫漫长夜让人更加孤独。
- 谁向深宫斗舞腰:隐喻深宫中孤独的舞者,暗含对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朱夏”比喻青春的美好。
- 拟人:“魂销”赋予灵魂以情感。
- 对仗:“万里南天”与“长宵”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青春的失去与生命的孤独,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挢: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
- 金风:代表着秋天的来临,象征着变化与衰老。
- 寒条:树枝的寒冷,隐喻生命的脆弱。
- 秋魂: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朱夏”主要指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
填空题:诗中“万里南天人不见,__”的下一句是?
-
判断题:诗人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错)
答案:
- C
- 长宵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李白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李白《秋夕》:同样表现秋天的孤独与思乡情,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现秋天景色的凄凉与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顾随诗词集》
- 《近现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