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39:49

圆转好风姿。

燕剪晴波蝶绕枝。

倦了却来相傍坐,低低。

暗问明朝相见期。

此际最萦思。

为补眉妆上演时。

拧首回身附耳道,嘻嘻。

心许何人你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一
作者: 莫德光

圆转好风姿。燕剪晴波蝶绕枝。倦了却来相傍坐,低低。暗问明朝相见期。此际最萦思。为补眉妆上演时。拧首回身附耳道,嘻嘻。心许何人你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风姿绰约的少女在阳光下,燕子在晴空中飞舞,蝴蝶在花间嬉戏。她感到疲倦,便低头坐下来,暗自期待着明天的相见。此刻,她的思绪最为缠绵,因为她想为自己的美丽增添妆饰。她轻声与身边的人窃窃私语,满心欢喜,却又不知心中所许之人是谁。


注释:

  • 圆转:指风姿婀娜、优美的姿态。
  • 燕剪:形容燕子轻快地在空中飞行,像剪刀一样灵活。
  • 倦了:疲倦、乏累。
  • 相傍坐:并肩坐在一起。
  • 暗问:暗自询问。
  • 明朝:明天,指将来的相见。
  • 萦思:缠绕心头的思绪。
  • 眉妆:指女性的妆容,尤其是眉毛的装饰。
  • 嘻嘻:笑声,表示轻松愉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德光,生于20世纪中叶,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作家,擅长运用传统的词牌形式,融合现代情感与意象,作品以细腻、婉约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春暖花开的时节,情感细腻,描绘了年轻女性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代人对爱情与美的追求。社会环境的变迁与人们的情感波动交织,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情感的观察与思考。开头的“圆转好风姿”,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环境,伴随着燕子与蝴蝶的翩翩起舞,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倦了却来相傍坐,低低”则透露出一种静谧的亲密感,仿佛在描写恋人之间的默契。

诗中反复出现的“暗问明朝相见期”,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也隐含了对爱情的渴望与不安。最后一句“心许何人你不知”,则巧妙地将情感的复杂性展现出来,既有对爱情的期待,也有一丝无奈的惆怅。整首词在轻快的语调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给予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圆转好风姿:形容春天的美丽,传达出一种生动、优雅的形象。
  • 燕剪晴波蝶绕枝:燕子在晴空中飞舞,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倦了却来相傍坐,低低:描绘出一种温柔的亲密感,表达对彼此陪伴的渴望。
  • 暗问明朝相见期:表达对未来相见的期待,内心充满了柔情。
  • 此际最萦思:在此刻,思绪最为缠绵,暗示对爱情的思念。
  • 为补眉妆上演时:想要为自己增添妆饰,反映出对美的追求。
  • 拧首回身附耳道,嘻嘻:轻声窃语,传达出一种甜蜜而羞涩的情感。
  • 心许何人你不知:表达内心深处的秘密与不安,暗示情感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剪晴波”,形象生动地传达出燕子的灵动与美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蝶绕枝”,让生动的场景更加富有情感。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日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波动展开,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与青春的活力。
  • 蝴蝶:代表美丽、爱情的轻盈与自由。
  • 明朝:未来的期待,象征着希望与愿景。
  • 眉妆:体现对美丽的追求与内心的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剪”指的是什么?

    • A) 燕子的飞行
    • B) 燕子的叫声
    • C) 燕子的巢穴
  2. “暗问明朝相见期”中“明朝”指的是?

    • A) 明天
    • B) 明亮的早晨
    • C) 明天的约定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失落
    • B) 渴望与期待
    • C) 忧伤

答案:

  1. A) 燕子的飞行
  2. A) 明天
  3. B) 渴望与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杨柳枝》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了春天的情景与情感的细腻,表现出女性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 温庭筠《杨柳枝》:同样有着春日的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当代词人研究》
  • 《莫德光作品集》

以上是对《南乡子 其一》的全面解读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