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54:03

乱后怜芳节,先期集胜流。

长安花月酒家楼。

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

落日余横笛,临风欲棹舟。

相看莫只斗眉头。

自昔锦帆龙舸、可曾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后怜芳节,先期集胜流。
长安花月酒家楼。
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
落日余横笛,临风欲棹舟。
相看莫只斗眉头。
自昔锦帆龙舸可曾留。

白话文翻译:

在乱世之后,尤其怜惜那美丽的花节,提前聚集在一起,尽享盛流。
长安的花月下,酒楼依然热闹。
想问:什么时候音乐声会在皇城四处飘荡?
夕阳西下,余音缭绕的笛声,迎风而行的舟船。
相视而望,不要只是在眉头上较劲。
回忆往昔,华丽的帆船和龙舟是否曾在此停留?

注释:

  • 乱后:指动乱之后,暗示社会动荡。
  • 芳节:美好的花节,象征美好的时光。
  • 胜流:盛流,指盛大的聚会或活动。
  • 丝管:指乐器,象征音乐。
  • 皇州:指皇城,长安。
  • 横笛:一种乐器,余音未绝。
  • 锦帆龙舸:华丽的船只,象征繁华和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鼎孳(公元1560年-1625年),明代诗人,字士庸,号天池,晚号山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花鸟,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在经历动乱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南柯子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诗人在描绘长安的美丽与繁华时,流露出对动乱后美好生活的期盼。开篇即以“乱后”引入,暗示动荡对生活的影响,接着通过“怜芳节”的表述,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长安花月酒家楼”描绘了美丽的长安夜景,酒楼的热闹场景与音乐的悠扬声响,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和谐生活的渴望与期待,似乎在期盼着过去的繁华能够再次回归。接下来的“落日余横笛”描绘出夕阳下余音绕梁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柔而又惆怅的感觉。诗的结尾“相看莫只斗眉头”则传达出一种希望大家珍惜眼前人,不要因琐事而争斗的情感。

整首词在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富有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乱后怜芳节:战乱后,对美好生活的惋惜与珍惜。
    • 先期集胜流:提前聚集,享受盛大的活动。
    • 长安花月酒家楼:描绘长安繁华的夜晚,酒楼如云。
    • 为问几时丝管遍皇州:向往和谐的生活,期盼音乐响彻。
    • 落日余横笛:夕阳下的音乐,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相看莫只斗眉头:希望珍惜眼前的和谐,不要争执。
    • 自昔锦帆龙舸可曾留:对过去繁华的怀念,是否曾经停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丽的船只比作繁华的生活。
    • 对仗:如“相看莫只斗眉头”,形成韵律美。
    • 拟人:音乐似乎有生命,飘荡在空气中。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丽长安的描绘,表达了对动乱生活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花节:象征生机与美好。
  • 长安:繁华的象征,历史文化的代表。
  • 丝管:代表音乐与欢乐,暗示生活的和谐美好。
  • 龙舸:象征繁荣与富贵,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柯子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龚鼎孳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长安花月酒家楼”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繁华的夜景
    • C. 战乱景象
  3. 诗中“相看莫只斗眉头”的意思是?

    • A. 要珍惜友谊
    • B. 要争斗
    • C. 不要看对方的缺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龚鼎孳的《南柯子 其二》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动荡生活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亲情的思念,而龚鼎孳则更关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两者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