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天锡提举》
时间: 2025-01-26 02:46: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天锡提举
惠洪 〔宋代〕
携僧登芙蓉,想见绿云径。
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静。
戏为有声画,画此笑时兴。
夙习嗟未除,为君起深定。
蜜渍白芽姜,辣在那改性。
南归亦何有?自负芦圌柄。
旧居悬水旁,直室如仄磬。
行当洗过恶,佛祖重皈命。
念君别时语,皎月破昏暝。
蝇头录君诗,有怀时一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僧侣共同登上芙蓉山的场景,想要看到绿云环绕的小径。微风拂过,带来欢声笑语,回响在千山万壑之间,显得格外宁静。作者戏作一幅有声的画,描绘出欢笑的时光。旧有的习惯难以改变,为了你,我心中默默下定决心。蜜渍的白芽姜,辣味却又改变了本性。南归又有什么呢?我自负手握芦扇。旧居在水边,屋子正直如磬音。行将洗净过往的恶行,佛祖重拾信仰。想起你临别时的言语,明月照破了昏暗的夜。用蝇头小字记录你的诗篇,怀念之情一声吟唱。
注释:
- 携僧:与僧侣同行。
- 芙蓉:指芙蓉山。
- 绿云径:绿树环绕的小路。
- 天风:自然的微风。
- 蜜渍白芽姜:用蜜糖浸泡的白芽姜,象征柔和甜美的事物。
- 芦圌柄:手握的芦苇扇。
- 直室如仄磬:形容房屋的正直与平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1075年-1114年),字宗道,号了凡,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游山玩水的经历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惠洪与友僧游览芙蓉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次韵天锡提举》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便以“携僧登芙蓉”引入,展现出一种轻松的游山情景,令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僧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通过“想见绿云径”,诗人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仿佛那条小径是通向心灵深处的路。微风轻拂,带来的“笑语”打破了山间的静谧,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戏为有声画”生动地描绘了欢笑的瞬间,强调了生活中的乐趣与幽默。诗人自我反思“夙习嗟未除”,显示出他对自身缺陷的认知与无奈,彰显了深沉的自省。尤其是“蜜渍白芽姜,辣在那改性”,以美食比喻人生的复杂,体现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
后半部分,诗人从个人情感出发,思考归属与信仰,表达了对“佛祖重皈命”的向往,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归宿感。结尾处的“蝇头录君诗”,则是一种温馨的怀念,记录着与友人交流的点滴,传达出深厚的友情与对往昔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携僧登芙蓉:与朋友僧侣一同游玩芙蓉山,展现出悠闲自得的情境。
- 想见绿云径: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期待,隐喻人生的理想之路。
- 天风吹笑语:描绘周围环境轻松愉悦的氛围。
- 响落千岩静:声响在山谷间回荡,衬托出大自然的宁静。
- 戏为有声画:以画作比喻,强调生活的生动与乐趣。
- 夙习嗟未除:反思个人的不足与习惯,展现自我的认知与反省。
- 蜜渍白芽姜:借物抒情,表达生活中甜与辣的交融。
- 南归亦何有:思考归途的意义,体现对生活的思考。
- 旧居悬水旁:描绘居所环境,与自我内心的宁静相对应。
- 行当洗过恶:表达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洗净,向往重生。
- 念君别时语:怀念与友人的谈话,体现深厚的情谊。
- 皎月破昏暝:以月光比喻光明与希望,象征对未来的期待。
- 蝇头录君诗:通过诗歌记录彼此的情感与回忆,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蜜渍白芽姜”比喻生活的复杂与多样。
- 拟人:将自然风描述成“笑语”,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芙蓉: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白芽姜:体现生活中的甜与辣,象征人生的多样性与变化。
- 月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体现出对未来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携僧登芙蓉”意指什么? A. 与僧侣一起游玩 B. 和朋友一起吃饭 C. 徒步旅行
-
“蜜渍白芽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生活的甜美与变化 C. 友谊的深厚
-
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态度是? A. 忘却 B. 反思与洗净 C. 欢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惠洪的《次韵天锡提举》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的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汇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