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江上检旧缄付炬,赋此》
时间: 2025-01-11 07:45:3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长亭怨慢 江上检旧缄付炬,赋此
作者: 何振岱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叹十载吴山越水,重叠银笺,许多心事。
望雁高楼,累人残烛拥愁髻。
千缄故箧,念片楮无轻弃。
留着更谁看,任化作秋声天际。
旧意。纵炉灰销尽,总有难消心字。
青禽未渺,漫遥拟寥空堪寄。
恐飘风鹤背仙衣,还沾离泪。
误灵鹊虚檐,犹托来音相慰。
白话文翻译
感叹这十年来,经历了吴山和越水,重重叠叠的银笺上,写满了许多心事。
望着高楼上的大雁,孤独的人在残烛下,愁苦地梳理着发髻。
那些千封旧信,想着纸张也不曾轻易地抛弃。
留下这些信件又有谁来阅读,任由它们化作秋天的声音飘向天际。
曾经的情意,就算炉灰已尽,总还有难以消解的心字。
青鸟未曾飞远,漫无边际地想在空中寄托情思。
恐怕那飘来的风带走了仙衣,依然沾染了离别的泪水。
误以为灵鹊在虚无的檐下,仍然托着来音来安慰。
注释
- 吴山越水:指的是中国东南一带的山水,象征着思念和离愁。
- 银笺:指书信或书写用的纸张,多用于情感表达。
- 青禽:指青鸟,古代传说中象征着信使或情感寄托的鸟。
- 灵鹊:灵鹊是传说中的鸟,能够传递消息,寄托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振岱,清代诗人,以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关注个体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十年间的分别与思念,反映了他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十载吴山越水”,不仅是对时间的追溯,也是对亲情、友情的追忆。重叠的银笺上,许多心事隐隐可见,令人感受到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雁阵高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残烛下的人在燃烧着自己的愁苦。
“千缄故箧”,更是将思念的情感具象化,旧信件的存在如同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愫,任凭时间流逝,依旧难以忘怀。诗中提到的“旧意”和“心字”,反映了作者对情感的执着与深邃。青鸟与灵鹊作为寄托情感的象征,表现出一种渴望,期待着能够传递思念的情感。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叹十载吴山越水:感叹过去十年的光阴流逝,经历了多少山水的变迁,暗示着对过往的感慨。
- 重叠银笺,许多心事:用重叠的银笺比喻书信中沉淀的情感与思念。
- 望雁高楼,累人残烛拥愁髻:在孤独的高楼中,望着飞过的大雁,烛火微弱,映照出愁苦的心情。
- 千缄故箧,念片楮无轻弃:那些旧信件充满了难以舍弃的思念,象征着对过往情感的执着。
- 留着更谁看,任化作秋声天际:这些信件无人再看,任由它们化作秋天的声音,自然流淌。
- 旧意。纵炉灰销尽,总有难消心字:即使一切都已灰飞烟灭,心中仍有难以消解的情感。
- 青禽未渺,漫遥拟寥空堪寄:青鸟尚未飞远,心中仍有寄托的愿望。
- 恐飘风鹤背仙衣,还沾离泪:担心那阵风带走了仙衣,也沾染了离别的泪水。
- 误灵鹊虚檐,犹托来音相慰:误以为灵鹊在虚无的檐下,仍然能够传递来音,给予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与银笺、青禽等意象结合,生动表现情感。
- 拟人:将风、青鸟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达力度。
- 对仗:如“吴山越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思考与怀念,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抒发了深刻的孤独感与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山越水:象征着旅途与离别。
- 银笺:象征着书信与心事。
- 青禽:象征着希望与寄托。
- 灵鹊:象征着传递与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载”指的是哪个地方的经历?
- A. 农田
- B. 山水
- C. 城市
-
“千缄故箧”中的“千缄”指的是什么?
- A. 千个封信
- B. 千个朋友
- C. 千个山水
-
诗中提到的“青禽”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思念与寄托
- C. 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何振岱的《长亭怨慢》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与离愁的思考,但何振岱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沉重,而李白则在豪放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何振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