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桥》

时间: 2025-01-11 12:54:43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垂虹桥 林景熙 〔宋代〕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白话文翻译:

大地裂开,东吴与海脉相连,一座如画的桥梁横跨在晴朗的河流上。 桥影在河汉中翻腾,仿佛蛟龙之国,气势压过了江湖,如同彩虹横跨天际。 几处征帆在日月之下漂浮,四洲的谯楼角声被风烟隔断。 三高(指三位高人)虽已远去,但荒废的祠堂仍在,一曲笛声在栏杆旁,伴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 地坼:地裂,比喻大地广阔。
  • 东吴:古代地名,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海脉:海中的脉络,比喻海与陆地的联系。
  • 画桥:形容桥如画般美丽。
  • 晴川:晴朗的河流。
  • 河汉:银河。
  • 蛟龙国:比喻水中神秘而强大的生物。
  • 螮蝀:彩虹。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日月:比喻时间或光明。
  • 四洲:指四方之地。
  • 谯角:谯楼上的角声,古代用于报时或警戒。
  • 三高:指三位高人,具体指哪三位高人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
  • 荒祠:荒废的祠堂。
  • 阑干:栏杆。
  • 夕照:夕阳的余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约1240-1310),字德阳,号霁山,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桥、河、帆、角声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的“三高”可能指历史上著名的三位高人,但具体指谁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来解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地坼东吴海脉连”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地与海洋的广阔联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桥两跨晴川”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桥梁的美丽,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工的精巧。后几句通过“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壮丽氛围,同时通过“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最后两句“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则以荒祠和笛声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坼东吴海脉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地与海洋的广阔联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画桥两跨晴川”:细腻地描绘了桥梁的美丽,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工的精巧。
  3. “影翻河汉蛟龙国”:通过“影翻”和“蛟龙国”的意象,强化了诗中的壮丽氛围。
  4. “压江湖螮蝀天”:以“压”和“螮蝀”形容桥的气势,展现了桥的雄伟。
  5. “几处征帆浮日月”:通过“征帆”和“日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6. “四洲谯角隔风烟”:以“谯角”和“风烟”形容远方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7. “三高远矣荒祠在”:以“三高”和“荒祠”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8. “一笛阑干夕照边”:以“笛声”和“夕照”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地坼东吴海脉连”,夸张地描绘了大地与海洋的广阔联系。
  • 比喻:如“影翻河汉蛟龙国”,将桥影比作蛟龙之国,强化了壮丽氛围。
  • 拟人:如“压江湖螮蝀天”,将桥拟人化,展现了桥的雄伟。
  • 对仗:如“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坼:大地裂开,比喻大地广阔。
  • 画桥:如画般美丽的桥梁。
  • 晴川:晴朗的河流。
  • 河汉:银河。
  • 蛟龙国:水中神秘而强大的生物。
  • 螮蝀:彩虹。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日月:时间或光明。
  • 谯角:谯楼上的角声。
  • 荒祠:荒废的祠堂。
  • 阑干:栏杆。
  • 夕照:夕阳的余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高”可能指哪三位高人? A. 李白、杜甫、王维 B. 苏轼、黄庭坚、陆游 C. 具体指哪三位高人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 D. 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 答案:C

  2. 诗中的“画桥”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实际存在的桥梁 B. 一座如画般美丽的桥梁 C. 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 D. 一座连接东吴和海洋的桥梁 答案:B

  3. 诗中的“影翻河汉蛟龙国”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B

  4. 诗中的“几处征帆浮日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对远方征人的思念 C.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D.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林景熙《垂虹桥》与苏轼《赤壁赋》:两首诗都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林景熙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 《林景熙诗集》:收录了林景熙的全部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