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时间: 2025-01-11 09:57: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林景熙 〔宋代〕
九锁绝入寰,一峰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着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白书中冥冥,游者必持炬。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 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 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异状纷献酬。清音起系拊。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 褰衣下侧迳,层岚结琼乳。 迳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
白话文翻译:
九锁山隔绝了尘世,一座山峰高耸如天柱。 自从天地开辟以来,这里就有着古老的洞天。 奇石展现出千万种姿态,自然形成无需神斧雕琢。 天帝命令六丁神守护,山中的妖魔谁敢轻侮。 在昏暗的洞中,游人必须手持火炬。 石头的形态或绚丽如霞光,或皱褶如波涛, 或直立如旌旗,或悬挂如钟鼓, 或像虎蹲踞,或像凤展翅。 各种奇异的形状纷纷呈现。清脆的声音随之响起。 不知金堂仙人在何处,仿佛就在这恍惚之间。 提起衣襟走下小径,层层山岚凝结成琼乳。 小径尽头裂缝更深,幽深的潭水蓄积着风雨。 仅容孩童进入,恐怕触怒潭中的蛟龙。 感到凛冽不可久留,长啸一声走出岩洞。
注释:
- 九锁:形容山势险峻,难以攀登。
- 天柱: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 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指洞中别有天地。
- 六丁:道教中的六位神将,负责守护。
- 山夔:山中的妖怪。
- 金堂仙:指居住在金堂的仙人。
- 琼乳:比喻山中云雾凝结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宋朝的怀念和对元朝的不满,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九锁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中奇石、幽深洞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历九锁山为线索,通过对山中奇石、幽深洞穴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一句,既表现了山石的自然之美,又隐喻了天工开物的神奇。而“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则赋予了山中景物以神秘色彩,增强了诗歌的奇幻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表达了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锁绝入寰,一峰耸天柱”:形容山势险峻,难以攀登,一座山峰高耸如天柱。
- “自从开辟来。着此洞天古”:自从天地开辟以来,这里就有着古老的洞天。
-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奇石展现出千万种姿态,自然形成无需神斧雕琢。
- “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天帝命令六丁神守护,山中的妖魔谁敢轻侮。
- “白书中冥冥,游者必持炬”:在昏暗的洞中,游人必须手持火炬。
-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石头的形态或绚丽如霞光,或皱褶如波涛。
- “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或直立如旌旗,或悬挂如钟鼓。
- “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或像虎蹲踞,或像凤展翅。
- “异状纷献酬。清音起系拊”:各种奇异的形状纷纷呈现。清脆的声音随之响起。
-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不知金堂仙人在何处,仿佛就在这恍惚之间。
- “褰衣下侧迳,层岚结琼乳”:提起衣襟走下小径,层层山岚凝结成琼乳。
- “迳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小径尽头裂缝更深,幽深的潭水蓄积着风雨。
-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仅容孩童进入,恐怕触怒潭中的蛟龙。
-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感到凛冽不可久留,长啸一声走出岩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中的“神斧”比喻自然的力量。
- 拟人:如“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中的“帝勑”和“山夔”赋予了山中景物以人的行为和情感。
- 对仗:如“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中的“绚若”与“蹙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九锁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奇石、洞天、六丁、山夔、金堂仙、琼乳、幽潭。
- 详细解释:奇石象征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天象征仙境,六丁和山夔象征神秘的守护力量,金堂仙象征仙人的居所,琼乳象征山中云雾凝结的美景,幽潭象征深邃神秘的水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锁绝入寰”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势险峻 B. 山中景色 C. 山中洞穴 D. 山中妖怪
-
“帝勑守六丁”中的“六丁”指的是什么? A. 六位神仙 B. 六位神将 C. 六位妖怪 D. 六位仙人
-
诗中“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表达了什么? A. 奇石的美丽 B. 奇石的自然形成 C. 奇石的神秘 D. 奇石的珍贵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的奇幻经历,与林景熙的这首诗有相似的奇幻色彩。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林景熙的《游九锁山·大涤洞天》都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仙境的幻想,但李白的作品更加浪漫奔放,而林景熙的作品则更加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林景熙诗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