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时间: 2025-01-11 07:51:12

沦恶易如坠,进善难如登。

危哉方寸地,风雨吹冥冥。

尺水增丈波,鳅鳝亦不鲸。

海桑空变易,天地终清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林景熙 〔宋代〕

沦恶易如坠,进善难如登。 危哉方寸地,风雨吹冥冥。 尺水增丈波,鳅鳝亦不鲸。 海桑空变易,天地终清宁。

白话文翻译:

沉沦于恶行容易如同坠落,追求善行却难如登天。 这方寸之地多么危险,风雨在其中暗暗吹袭。 即使是在浅水中,波澜也能增长成巨浪,即使是鳅鳝也不会变成鲸鱼。 海桑虽空,变化无常,但天地最终会回归清宁。

注释:

  • 沦恶:沉沦于恶行。
  • 进善:追求善行。
  • 方寸地:指人的心境或内心。
  • 冥冥:暗暗,不明显。
  • 尺水增丈波:比喻小事情可能引发大影响。
  • 鳅鳝:小型的淡水鱼类。
  • 海桑:指海边的桑树,比喻世事无常。
  • 清宁:清净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字德阳,号梅溪,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是林景熙在与友人汪镇卿的交流中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善恶选择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林景熙与汪镇卿的交流中创作的,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风气或个人经历的反思,强调了追求善行的重要性和困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沦恶”与“进善”的难易程度,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斗争。诗中“危哉方寸地,风雨吹冥冥”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动荡和不安,而“尺水增丈波,鳅鳝亦不鲸”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即使是微小的行为也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最后两句“海桑空变易,天地终清宁”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和对最终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对人生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沦恶易如坠,进善难如登”:通过对比,强调了沉沦于恶行的容易和追求善行的困难。
  2. “危哉方寸地,风雨吹冥冥”:用“方寸地”比喻内心,表达了内心的不安和动荡。
  3. “尺水增丈波,鳅鳝亦不鲸”:通过比喻,说明了小事情可能引发大影响,即使是小人物也不会变成大人物。
  4. “海桑空变易,天地终清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和对最终安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沦恶”与“进善”的对比,突出了善恶选择的难易。
  • 比喻:使用“方寸地”、“尺水增丈波”等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中的善恶选择和道德追求,强调了追求善行的重要性和困难,以及对最终安宁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方寸地”:比喻内心,表达了内心的不安和动荡。
  • “尺水增丈波”:比喻小事情可能引发大影响。
  • “海桑”:比喻世事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沦恶易如坠”的下一句是什么? A. 进善难如登 B. 危哉方寸地 C. 尺水增丈波 D. 海桑空变易 答案:A

  2. “尺水增丈波”中的“尺水”和“丈波”分别比喻什么? A. 小事情和大影响 B. 小人物和大人物 C. 小困难和大困难 D. 小变化和大变化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天地终清宁”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B. 对最终安宁的向往 C. 对小事情的忽视 D. 对大影响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但林景熙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善恶斗争,而王之涣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内容。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林景熙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