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时间: 2025-01-10 22:44:19

双阙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阙浮光照短亭,
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
再使鱼龙舞洞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双阙上的光辉映照着短亭,至今仍能听到猿鸟在青翠的荫凉处啼叫。君王从这里出发前往西方狩猎,期盼再次看到鱼龙在洞庭湖上翩翩起舞。

注释:

  • 双阙:指的是一对高耸的建筑物,通常为宫殿或寺庙的门阙。
  • 短亭:指较小的亭子,通常用作休息或观景的地方。
  • 猿鸟啸:指猿猴和鸟类发出的叫声,形容自然环境的生动。
  • 君王:这里指代皇帝或统治者。
  • 西巡狩:指皇帝前往西方地区进行狩猎活动。
  • 鱼龙舞:形容水中鱼类和龙舟的热闹场景,象征着繁荣与欢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政治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诗人面临政治困境,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历史和自然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历史联想,展现了苏轼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体悟。开头的“双阙浮光照短亭”,不仅描绘了一个优美的景象,还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双阙象征着昔日的辉煌,短亭则是当下的宁静。接着的“至今猿鸟啸青荧”,通过动静结合,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猿鸟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引入了历史的视角,“君王自此西巡狩”,将个人的感受与国家历史相结合,表现出他对君主的期盼与对国事的关心。最后一句“再使鱼龙舞洞庭”,不仅仅是对美好景象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愿望,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阙浮光照短亭:描绘了光辉照耀下的亭子,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宁静。
  2. 至今猿鸟啸青荧:通过猿鸟的啼叫,反映出自然的和谐与生动。
  3. 君王自此西巡狩:提到君王的狩猎活动,暗示国家的统治与治理。
  4. 再使鱼龙舞洞庭:表达对繁荣盛世的向往,鱼龙舞象征着欢庆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双阙”与“短亭”,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猿鸟的啼叫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象征:鱼龙舞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泰。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阙: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权力。
  • 短亭:代表宁静与休憩。
  • 猿鸟: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鱼龙:繁荣与欢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阙浮光照短亭”中的“双阙”指的是什么? A. 一对高耸的建筑
    B. 一座山
    C. 一条河流

  2. 诗中提到的“西巡狩”是指什么? A. 君王南巡
    B. 君王西方狩猎
    C. 君王东巡

  3. “鱼龙舞”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繁荣与欢庆
    C. 战争的来临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历史的思考与社会的关切,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宁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