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客云日为惊蛰节忄双然有作》

时间: 2025-01-27 03:48:09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白话文翻译:

谁在操控着天体的旋转呢?正当春天来临,蛰伏的虫儿开始苏醒。
鱼和龙被惊扰得寂寞无比,天地间却洋溢着春天的融融暖意。
关上门窗,身心似乎也远离尘世,心中已然充满了高昂的志向。
在这喧闹的俗世中,谁能打破这种沉闷呢?我想要去询问丰收的希望。

注释:

  • 旋乾:指操控天体的力量或能力。
  • 蛰虫:指冬眠的昆虫,春天时苏醒。
  • 鱼龙:象征水中的生物,常用来比喻文人或世间的繁华。
  • 墐户:关闭的门窗,象征远离尘世。
  • 丰跂:这里指丰收的希望,可能是指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宗,明代诗人,字子云,号涌泉。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惊蛰节气前后,反映了春天的到来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惊蛰是春天的重要节气,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新气象的开始,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惊蛰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开头“谁负旋乾手”既是一种疑问,也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表明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接下来的“当春起蛰虫”则直接引入了春天的主题,蛰虫的苏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暗示了希望与新生。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鱼和龙的惊恐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变化,而“天地喜昭融”则表现出春天的温暖和和谐。这种和谐是自然的,也是人心向往的。

诗的后半部分“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的追求。关闭窗户,身心远离尘世,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的高远。这种孤独并非负面,反而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最后一句“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聚焦于对未来的思考与追问,诗人渴望打破世俗的沉闷,寻求更高的境界。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负旋乾手:质疑操控自然变化的人。
  2. 当春起蛰虫:春天来临时,蛰伏的虫子开始苏醒。
  3. 鱼龙惊寂寞:鱼和龙被惊扰,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4. 天地喜昭融:天地因春天的到来而充满生机。
  5. 墐户身方远:关闭窗户,隐居在外界的喧嚣之外。
  6. 昂霄意已雄:心中志向高远,充满雄心壮志。
  7. 俗聋谁与破:在喧嚣的世俗中,谁能打破沉闷。
  8. 予欲问丰跂:我想要询问丰收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龙惊寂寞”比喻自然的变化对生命的影响。
  • 拟人:如“天地喜昭融”,赋予天地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命复苏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思考,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蛰虫: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鱼龙:象征水中生命的多样性和活力。
  • 墐户:象征远离尘世的隐居与思考。
  • 丰跂:象征丰收的期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旋乾”指的是什么?

    • A. 操控自然的力量
    • B. 春天的到来
    • C. 蛰虫的苏醒
    • 答案:A
  2. “昂霄意已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世俗的厌倦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春天的赞美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丰跂”是指什么?

    • A. 对未来的怀疑
    • B. 丰收的希望
    • C. 蛰虫的苏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九龄》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但更为简练,意象单一。
  • 《早春呈水部张九龄》:描绘了春天的细腻变化,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