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荥阳魏主簿》

时间: 2025-02-04 15:37:40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

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

子足未及阈,我衣惊倒颠。

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

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鴈联。

青衫靴两脚,言色倩以温。

於公门岂少,乃独得公懽。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

我思屈童吏,欲辩难以言。

觞豆及嘉节,高堂列群贤。

文章看落笔,论议驰後先。

破石出至宝,决高泻长川。

光晖相磨晻,浩渺肆波澜。

寮吏媿我叹,仆童恪生颜。

我顾寮吏嘻,士岂此以观。

此聊为戏耳,以惊仆童昏。

士欲见其守,视其居贱贫。

欲知其所趋,试以义利干。

我始识其面,已窥其肺肝。

礼有来必往,木瓜报琅玕。

十年思见之,一日舍我还。

何用慰离居,赠子以短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荥阳魏主簿》
——欧阳修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
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
子足未及阈,我衣惊倒颠。
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
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鴈联。
青衫靴两脚,言色倩以温。
於公门岂少,乃独得公懽。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
我思屈童吏,欲辩难以言。
觞豆及嘉节,高堂列群贤。
文章看落笔,论议驰後先。
破石出至宝,决高泻长川。
光晖相磨晻,浩渺肆波澜。
寮吏媿我叹,仆童恪生颜。
我顾寮吏嘻,士岂此以观。
此聊为戏耳,以惊仆童昏。
士欲见其守,视其居贱贫。
欲知其所趋,试以义利干。
我始识其面,已窥其肺肝。
礼有来必往,木瓜报琅玕。
十年思见之,一日舍我还。
何用慰离居,赠子以短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魏主簿的情景。诗人称赞魏主簿为“卓荦东都子”,十年间他的名字声名远扬。在寒冷的冬天,雪花纷飞,魏主簿千里迢迢来到诗人的门前。诗人看到来者未及门槛,自己衣衫飘动,心中感到惊喜。仆人和官吏互相疑惑,或许不相信这位高人来访。

接着,诗人描绘了魏主簿的形象,青衫和靴子,言语温和而恭敬。公门中获得这样的朋友并不常见,能受到他的青睐更是难得。诗人感叹,受知并不容易,了解士人的内心更是困难。他思索着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酒席上群贤聚集,品评文章讨论高下,正如珍宝从破石中剥落,河水奔泻而下。

诗人感受到彼此的情谊,心中却又有些羞愧,仆人对他恭敬,而自己却笑着与仆人开玩笑。他认为士人应该通过守信和贫贱的生活来展现自己的品德,想要了解他们的追求则应通过义利来考量。诗人已经认识魏主簿的真实面目,并深知他的内心。礼尚往来,他希望能够回报魏主簿的情谊。十年来的思念,终于在这一天相逢,诗人感到不必用长篇大论来安慰离别,而是以一首短诗送给他。

注释

  • 卓荦:形容才华出众,气质非凡。
  • 东都:指的是洛阳,古代的东都。
  • :门槛。
  • 俛首:低头,形容谦恭的态度。
  • 觞豆:酒食的盛器,古代宴会上的食物。
  • 光晖相磨晻:光辉交相辉映,形容景象美好。

典故解析

  • 木瓜报琅玕:出自《礼记》,意为礼尚往来,讲究互惠互利。
  • 破石出至宝:比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发现珍贵的东西,表达对魏主簿优秀品质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应服务于政治与社会,倡导文人的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在京城任职期间,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好友魏主簿的送别情感,体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送荥阳魏主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对朋友的敬重与思念。全诗开头以“卓荦东都子”引入,立即勾勒出魏主簿的非凡形象,接着通过冬日的寒冷与千里迢迢的到访,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感动的氛围。诗人用“我衣惊倒颠”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诗中的“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则引入了对社会地位的反思,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当时的士人生活和社会风貌。在宴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酒豆及嘉节”,彰显了交朋友、聚贤论道的文化传统,体现出士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尊重。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复杂的层次,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与怀念,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礼尚往来,强调了情谊的珍贵与深远。通过这首诗,欧阳修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与人文关怀,使整首诗成为宋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
    赞美魏主簿卓越非凡,名声在外。

  2. 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
    描述寒冷冬季,千里迢迢来拜访。

  3. 子足未及阈,我衣惊倒颠。
    魏主簿虽未入门,诗人已感激不已。

  4. 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
    仆人和官吏惊讶,怀疑这位高人来访。

  5. 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鴈联。
    形容魏主簿的仪态,谦恭而优雅。

  6. 青衫靴两脚,言色倩以温。
    描述他的服饰和温和的言语。

  7. 於公门岂少,乃独得公懽。
    在公门中并不常见,能得到公信更显珍贵。

  8.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
    受到别人青睐不容易,了解士人内心更难。

  9. 我思屈童吏,欲辩难以言。
    诗人思考自己的身份,难以用言语表达心情。

  10. 觞豆及嘉节,高堂列群贤。
    在酒宴上群贤荟萃,气氛热烈。

  11. 文章看落笔,论议驰后先。
    讨论文章高下,才华横溢。

  12. 破石出至宝,决高泻长川。
    比喻艰难中见真知灼见,才华如泉涌。

  13. 光晖相磨晻,浩渺肆波澜。
    形容才华的交融,光辉闪耀。

  14. 寮吏媿我叹,仆童恪生颜。
    仆人对诗人感到羞愧,反映出彼此的关系。

  15. 我顾寮吏嘻,士岂此以观。
    诗人自嘲,与仆人开玩笑。

  16. 此聊为戏耳,以惊仆童昏。
    这只是玩笑话,调侃仆人。

  17. 士欲见其守,视其居贱贫。
    说士人应当展现品德。

  18. 欲知其所趋,试以义利干。
    了解他们的追求应以义利考量。

  19. 我始识其面,已窥其肺肝。
    诗人已看透魏主簿的真实内心。

  20. 礼有来必往,木瓜报琅玕。
    讲究礼尚往来,表达回报的愿望。

  21. 十年思见之,一日舍我还。
    十年的思念,终于在这一天相见。

  22. 何用慰离居,赠子以短篇。
    不必用长篇来安慰,送他一首短诗即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破石出至宝”,比喻艰难中才会显露出真才实学。
  • 拟人:如“光晖相磨晻”,形象生动,赋予光辉以动作。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和对士人品德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对魏主簿的描写,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士人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突出了礼尚往来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雪:象征寒冷,暗示友谊在逆境中更显珍贵。
  • 青衫靴:代表士人的身份与气质,强调出众的外表与内涵。
  • 觞豆:酒宴的象征,体现了文化交往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的《送荥阳魏主簿》主要是表达什么?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士人的赞美
    • C. 对社会的批判
    • D. 对自然的描写
  2. 诗中提到的“木瓜报琅玕”主要强调什么?

    • A. 礼尚往来
    • B. 友谊的珍贵
    • C. 人才的重要性
    • D. 自然的美
  3. 诗人对魏主簿的称呼是?

    • A. 友人
    • B. 东都子
    • C. 高人
    • D. 学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叔同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荥阳魏主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情感,但王勃的诗更侧重于人生的短暂与旅途的艰辛;而欧阳修则更强调士人之间的情谊与礼节,通过更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欧阳修传》

相关诗句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下一句是什么

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上一句是什么

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下一句是什么

子足未及阈,我衣惊倒颠。上一句是什么

子足未及阈,我衣惊倒颠。下一句是什么

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上一句是什么

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下一句是什么

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鴈联。上一句是什么

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鴈联。下一句是什么

青衫靴两脚,言色倩以温。上一句是什么

青衫靴两脚,言色倩以温。下一句是什么

於公门岂少,乃独得公懽。上一句是什么

於公门岂少,乃独得公懽。下一句是什么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上一句是什么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下一句是什么

我思屈童吏,欲辩难以言。上一句是什么

我思屈童吏,欲辩难以言。下一句是什么

觞豆及嘉节,高堂列群贤。上一句是什么

卓荦东都子,下一句是什么

姓名闻十年。上一句是什么

姓名闻十年。下一句是什么

穷冬雪塞空,上一句是什么

穷冬雪塞空,下一句是什么

千里至我门。上一句是什么

千里至我门。下一句是什么

子足未及阈,上一句是什么

子足未及阈,下一句是什么

我衣惊倒颠。上一句是什么

我衣惊倒颠。下一句是什么

仆童相视疑,上一句是什么

仆童相视疑,下一句是什么

寮吏或不然。上一句是什么

寮吏或不然。下一句是什么

俛首鹄鹤啄,上一句是什么

俛首鹄鹤啄,下一句是什么

进趋凫鴈联。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