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
时间: 2025-02-04 15:33: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扬扬。
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
头重尾不掉,百兽自然降。
暗祸发所忽,有机埋路傍。
徐行自踏之,机翻矢穿肠。
怒吼震林丘,瓦落儿堕床。
已死不敢近,目睛射余光。
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钩鋩。
人形虽羸弱,智巧乃中藏。
恃外可推折,藏中难测量。
英心多决烈,自信不猜防。
老狐足奸计,安居穴垣墙。
穷冬听冰渡,思虑岂不长。
引身入扱中,将死犹跳踉。
狐奸固堪笑,虎猛诚可伤。
白话文翻译:
猛虎在白天行走,心情悠闲,神态自若。
它在路上选择人肉,野猪却不敢与之相抗。
头重尾轻,所有的野兽自然而然地屈服于它。
潜在的祸患在不经意间发生,陷阱埋在路旁。
它缓缓走过,自己踩着陷阱,机关翻转,箭矢穿透肠胃。
怒吼声震动了森林山丘,瓦片落下,孩子们掉下床。
即使已死也不敢靠近,目光依然射出余光。
老虎的勇猛依靠的是外表,爪牙锋利如钩。
人虽然瘦弱,智慧却藏在内心。
依靠外表的力量可以被推翻,内心的智慧却难以测量。
英勇的心多是果断,充满自信,不会猜疑防范。
老狐狸善于算计,安然居于自己的洞穴和墙壁。
在寒冬中听冰面破裂,思虑岂能不长久?
引身入陷阱中,快要死去时还在挣扎。
狐狸的狡诈固然值得一笑,老虎的凶猛却确实会造成伤害。
注释:
- 猛虎:指老虎,象征勇猛和凶险。
- 罴猪:野猪,指在虎面前无力反抗的动物。
- 心闲貌扬扬:心情悠闲,神态轻松自若。
- 暗祸:潜藏的祸患,暗箭伤人。
- 机翻矢穿肠:机关翻转,箭矢刺穿肠胃,形象地表现了陷阱的危险。
- 虎勇恃其外:老虎的勇猛依赖于其外表的威风。
- 狐奸:狐狸的狡诈和阴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称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其诗文兼擅,尤其以词作见长,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猛虎》是欧阳修在某一特定历史情境下写就,借老虎和狐狸的比喻,表达了对不同性格和智慧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猛虎的描绘,反映了他对权力、智慧与阴险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猛虎》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猛虎的凶猛与狐狸的狡诈,反映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智慧的深刻思考。诗中老虎象征着外在的力量和威严,能够通过其强大的体魄和恐吓使其他动物臣服,而狐狸则代表着内在的智慧和机巧,尽管外表显得无害,却能够以计谋生存。由此,诗人揭示了在生存竞争中,外在的力量与内在的智慧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诗歌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权力与智慧的反思,既有对猛虎力量的钦佩,也有对狐狸智慧的赞赏。通过对比,诗人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外部力量时,内心的智慧与策略同样重要。尤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单一的外在力量不能保证安全,反而可能成为潜在的祸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扬扬:描绘猛虎在白天自由行走的形象,显现出其强大和自信。
- 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猛虎选择猎物,野猪却无法与之对抗,暗示猛虎的威胁。
- 头重尾不掉,百兽自然降:形象表述老虎的威风,所有动物都自然而然地屈服于它。
- 暗祸发所忽,有机埋路傍:潜在的危险在不经意间发生,提醒人们要警惕周围的陷阱。
- 徐行自踏之,机翻矢穿肠:老虎的行走可能触发陷阱,造成致命的伤害。
- 怒吼震林丘,瓦落儿堕床:老虎的吼声震动大自然,表现出其强大的气场。
- 已死不敢近,目睛射余光:即使已死的动物也不敢靠近老虎,象征其凶狠。
- 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钩鋩:老虎的勇猛依赖其强大的外表和锋利的爪牙。
- 人形虽羸弱,智巧乃中藏:人虽然外表弱小,但智慧藏于内心。
- 恃外可推折,藏中难测量:外在的力量可以被击败,内心的智慧却难以估量。
- 英心多决烈,自信不猜防:勇敢的人往往果断,自信而不多疑。
- 老狐足奸计,安居穴垣墙:老狐狸擅长算计,安然栖息在自己的洞穴中。
- 穷冬听冰渡,思虑岂不长:在艰难环境中,狐狸的智慧更显重要。
- 引身入扱中,将死犹跳踉:即使身陷困境,狐狸仍会奋力挣扎。
- 狐奸固堪笑,虎猛诚可伤:狐狸的狡诈值得嘲笑,而老虎的凶猛则确实会造成伤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猛虎和狐狸作为比喻,分别象征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智慧。
- 拟人: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和智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钩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外在力量与内在智慧的关系,强调在生存竞争中,单靠外在的威力是不够的,内心的智慧和策略同样重要。通过对猛虎与狐狸的描绘,传达了在复杂社会中,勇气与智慧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猛虎:象征着外在的力量和勇猛。
- 狐狸:象征着智慧和狡诈。
- 陷阱:隐喻生活中的潜在危险。
- 森林与山丘:自然环境的象征,反映生存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猛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智慧
B. 力量
C. 和平 -
诗中提到的“老狐”主要表现其什么特点? A. 勇敢
B. 机巧
C. 强壮 -
诗中暗示了在生存中应当依靠什么? A. 仅靠外表
B. 仅靠智慧
C. 外表与内心的平衡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 《江雪》:柳宗元的诗作,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虎啸九天》 vs.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均以动物象征为主题,但前者侧重于力量的展现,后者则更关注于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意象。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欧阳修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