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独树沙边人迹稀,
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
不遇山僧知问谁。
白话文翻译:
在沙边独立的树旁,人迹稀少。
想要出行,却因远行的忧愁而感到不安,
正值暮钟敲响的时刻。
野外的泉水几处流淌,恐怕也快要干涸了,
不遇见山中的僧人,不知道该问谁呢?
注释:
- 独树:孤零零的树。
- 沙际:沙滩边缘。
- 人迹稀:人来人往的痕迹少。
- 欲行愁远:想要出发,却因前方的遥远而感到忧愁。
- 暮钟:傍晚时分敲响的钟声。
- 野泉:野外的泉水。
- 侵应尽:流淌的水可能快要干涸了。
- 不遇:没有遇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对生命有限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扬州,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相结合,体现出淡泊宁静的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韦应物送别朋友时,表达了对远行的忧虑与孤独之感,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寂的沙边景象,诗人通过独树、沙际、暮钟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远行的忧虑。开头的“独树沙边人迹稀”,不仅表现出环境的荒凉,更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忧虑,尤其是在“欲行愁远暮钟时”一句中,诗人将时间与情感紧密结合,体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后两句“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泉水即将干涸,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不遇山僧,则表现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树沙边人迹稀:在沙滩边上,孤独的树木旁边,人迹稀少,显示出环境的荒凉。
- 欲行愁远暮钟时:诗人想要出行,但在傍晚钟声的时刻,却因前方的遥远而感到愁苦。
- 野泉几处侵应尽:几处流淌的野泉可能快要干涸,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不遇山僧知问谁:如果不遇见山中的僧人,诗人便不知该去向何处询问,表现出对方向的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存在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 意象:通过“独树”、“暮钟”、“野泉”等意象,创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思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孤独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悟,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独树:象征孤独和独立。
- 沙际:代表荒凉和陌生。
- 暮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野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独树沙边人迹稀”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热闹
- B. 荒凉
- C. 美丽
- D. 安静
-
诗人对远行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高兴
- B. 忧愁
- C. 无所谓
- D. 疲惫
-
“不遇山僧知问谁”中的“山僧”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
- B. 指路人
- C. 自然
- D. 诗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自然的静谧与人生的孤独,但韦应物更加强调内心的忧愁,而王维则多了一份淡泊明志的洒脱。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集》
- 《唐代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