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员外》

时间: 2025-01-10 22:04:06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

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

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崔员外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
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
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崔员外相隔十年重逢的情感。诗中回忆起洛阳的往事,期望再次叙谈府中的人事。在相聚的时刻,面对满酒杯,谁能想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匆匆而过的时光,不知不觉中,车马在风尘中奔波。

注释:

  • 一别十年:指与崔员外分开已十年,表达了久别重逢之感。
  • 淮海滨:指淮河和海滨,可能是两人相会的地点。
  • 洛阳日:指在洛阳的日子,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 清觞:指清酒的酒杯,象征相聚时的欢愉。
  • 白发新:指白发初生,感慨时光流逝。
  • 匆匆何处去: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典故解析:

  • 洛阳:古都,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在唐代为文化中心,诗中提到的“洛阳日”象征着美好的旧时光。
  • 清觞:古时常用于酒宴中的敬酒,象征友谊与欢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性情淡泊,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韦应物与崔员外久别重逢之时,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赠崔员外》是一首抒发友情与时光流逝的诗作。诗人在与崔员外相逢之际,回想起他们十年的离别,充满了感慨和惆怅。开头的“一别十年事”直接点出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重聚的珍贵。接下来的“还思洛阳日”则带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洛阳作为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他们的青春与回忆。

“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一句,以酒作媒介,象征着友情的温暖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白发的生长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则以匆忙的车马喻示生活的急促与不易,营造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感。同时,诗人也在反思,人生如梦,似乎在警示人们珍惜当下,享受与朋友相聚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蕴含深厚的哲理,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别十年事:强调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珍贵。
  2. 相逢淮海滨:描绘相聚的地点,增添了诗的空间感。
  3. 还思洛阳日:引出对往昔的怀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4. 更话府中人:表达对旧友的关心与思念。
  5. 且对清觞满:象征友情与欢聚的场景。
  6. 宁知白发新:感慨岁月变迁,体现出人生的无常。
  7. 匆匆何处去:反映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8. 车马冒风尘:传达出生活的忙碌与不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逢淮海滨”和“还思洛阳日”,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用“车马冒风尘”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匆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练而深刻,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情与自然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觞:象征友情的酒宴,表达聚会的欢愉与温暖。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车马:象征生活的忙碌与匆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洛阳日”代表了什么? A. 乡愁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C. 未来的希望
    D. 旅行的景点

  2. “匆匆何处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向往
    B. 对生命的迷茫与无常
    C. 对友情的期待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赠崔员外》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有友情的主题,但韦应物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洒脱与对友人的祝福。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