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思
野花如雪绕江城,
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
曾陪鸳鹭听流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思念在江城中绽放,
眼前的野花如同雪白的花瓣,
我在这里静坐,想起了京城的青春岁月。
阊阖门口晨曦初现,碧绿的树木凝聚着春意,
曾经陪伴鸳鸯和鹭鸶,听那流莺的歌唱。
注释:
- 阊阖:古代宫门的名称,象征着繁华的城市和生活。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处的环境。
- 鸳鹭:鸳鸯和白鹭,常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与和睦的生活。
- 流莺:流莺,指黄莺,春季鸣叫的鸟,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诗人身处江城,思念故乡的帝京(长安)。春天是思念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引发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春思》是一首典型的春季诗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野花如雪绕江城”,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白色的野花与江城的美景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坐见年芳忆帝京”,诗人静坐于江边,思绪飘回到年轻时在京城的时光,这种对青春的怀念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流逝和无常。
“阊阖晓开凝碧树”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象,晨曦透过树梢,显得格外清新。诗人用“凝碧树”来形容树木的青翠,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曾陪鸳鹭听流莺”,则将自然景象与人情融为一体,鸳鸯和白鹭的陪伴,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深邃,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韦应物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花如雪绕江城”:描绘了江城春天的景象,野花如雪般洁白,环绕在城市周围,给人以清新之感。
- “坐见年芳忆帝京”:诗人在江边静坐,看到眼前的花景,不禁想起了年轻时在帝京的美好时光。
- “阊阖晓开凝碧树”:清晨,阊阖大门开了,碧绿的树木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生机盎然。
- “曾陪鸳鹭听流莺”:过去曾与爱侣(鸳鸯)和白鹭一起,倾听流莺的歌声,传达出一种温馨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野花如雪”通过比喻手法,使得野花的美丽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花: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江城:象征诗人所处的环境与生活的背景。
- 鸳鹭: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和谐的生活。
- 流莺: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生命的欢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阊阖”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D. 一扇门 -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 A. 忘记
B. 怀念
C. 排斥
D. 赞美
答案: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天为主题,表达对国家和生活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探讨思乡情怀,展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 韦应物与杜甫的春诗对比:韦应物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变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