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 166》

时间: 2025-01-26 05:12:44

震旦狂禅沸不支,一灯慧命续如丝。

灵山未歇宗风歇,已过庞家日眚时。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已亥杂诗 166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震旦狂禅沸不支,一灯慧命续如丝。
灵山未歇宗风歇,已过庞家日眚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的思考和对宗教思想的感慨。震旦的狂禅风潮如同沸水般无法承受,一盏明灯则如丝般细腻地延续着智慧与生命。灵山的教义尚未停止,而宗教的风气却已经衰退,庞家时期的光辉已然过去,时光悄然流逝。

注释:

  • 震旦:古代对中国的称呼,特指东亚地区。
  • 狂禅:指的是当时盛行的禅宗,带有“狂妄”的意味,反映了对一些极端思想的批判。
  • 慧命:智慧与生命,暗指人们追求的精神追求。
  • 灵山:指佛教圣地,象征着教义的传承与教化。
  • 庞家:指庞氏家族,可能暗指某一时期的盛名或辉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主张变法,反对腐朽的封建制度。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龚自珍对当时的宗教现象和社会风气感到失望,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真理和智慧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开头的“震旦狂禅沸不支”不仅描绘了当时禅宗的繁荣局面,也暗示了其内在的混乱和无序。通过“狂禅”一词,龚自珍表达了对极端思想的反思与批判。接下来的“一灯慧命续如丝”则展现了尽管外在环境动荡不安,但真正的智慧与生命是细腻而持续的。

“灵山未歇宗风歇”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教义的真理未曾消逝,然而宗教的实际影响却在减弱,反映出诗人对佛教的失落感与不安。最后一句“已过庞家日眚时”则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变迁,庞氏的繁盛已成往事,留下的只是对曾经辉煌的怀念。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但在内容上却层层递进,表达了作者对宗教、智慧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震旦狂禅沸不支”:描述了禅宗在当时的狂热状态,仿佛沸腾的水,无法承载。
    2. “一灯慧命续如丝”:用“一灯”象征智慧之光,虽微小却细腻持久。
    3. “灵山未歇宗风歇”:灵山的教义仍在,但宗教的影响开始减弱。
    4. “已过庞家日眚时”:回顾历史,庞氏的辉煌已成过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一灯”比喻智慧的持久性。
    • 对仗:“狂禅”与“慧命”形成对比,反映了混乱与理性的冲突。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宗教信仰与智慧追求的反思,揭示了历史的流逝与人们内心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震旦: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广袤,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与追求。
  • 狂禅:代表着当时宗教的极端与混乱,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 :象征着智慧与希望,指引人们前行。
  • 灵山:象征着信仰的根基与精神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震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方
    B. 中国
    C. 南方
    D. 北方

  2. “一灯慧命续如丝”中“慧命”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追求
    C. 生命的延续
    D. 社会地位

  3. 诗中提到的庞家象征着: A. 盛世
    B. 败落
    C. 变革
    D. 繁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宗教与智慧的思考,而后者则聚焦于国破家亡的痛苦。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