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时间: 2025-01-27 03:1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作者: 杜甫 〔唐代〕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灌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北稻田的丰收景象。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平坦的稻田,六月时节,青稻生长繁茂,田间碧水流淌。插秧的时节适逢雨季,水源充足。诗人继续走向塘边,疏通水渠,以防水流冲毁田边。公私农田皆被雨水滋润,避免了干旱的困扰。官员询问家人时,水流清晰可见。远处,翠羽的鸟儿在空中飞舞,仿佛映照在镜子里,山川云雾间的美景尽收眼底。秋天的稻谷成熟,黑米丰盈,白米晶莹剔透。早晨的米饭足够食用,红霞映照下的稻田美丽动人。最终,丰收的粮食足够旅人们的需求,尽管收成辛苦,但壮丽的景象令人欣慰。余下的稻穗也很多,因此要小心储存。
注释
- 屯:驻扎、聚集。
- 百顷:形容田地的广阔,顷为面积单位。
- 青稻多:指稻子生长茂盛。
- 插秧:指把稻秧插入水田中。
- 引溜:引水流动。
- 决渠:疏通水渠。
- 瓜田李下:出自《汉书》,用以形容小心谨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由于社会动荡,杜甫的生活境遇艰难,但他始终在意国家与人民的安危。此诗表达了对农田水利的关注,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与丰收的喜悦。
诗歌鉴赏
杜甫的《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展现了农田的生机与丰收的景象。开头的景象描写,以“大江北”的地理背景,带出了一幅广阔的画面,给人一种雄浑的气势。接着,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六月稻田的繁茂,以及插秧时的忙碌场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在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融入了人们的劳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尤其是“公私各地著”,透出作者对社会的关怀,反映了那一时代农民的艰辛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通过“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总结出丰收的成果与辛勤付出的关系,赋予了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杜甫对农田水利的深刻思考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屯大江北:描述地理位置,提示读者诗人所处的环境。
- 百顷平若案:夸张稻田的广阔平整,形象生动。
- 六月青稻多:突出时节,描绘稻田的丰收景象。
- 千畦碧泉乱:描绘水流在田间的情景,为景增色。
- 插秧适云已:强调插秧时机的适宜,暗含农民的辛劳。
- 引溜加灌灌:表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体现农田管理的精细。
- 更仆往方塘:诗人主动参与,体现关心。
- 决渠当断岸:疏通水渠,防止水流冲毁田边,展现勤劳精神。
- 公私各地著:关注公私田地的水利,反映社会问题。
- 浸润无天旱:表达水源充足,避免干旱影响。
- 主守问家臣:描写官员与家臣之间的互动,体现社会关系。
- 分明见溪伴:水流清晰可见,象征自然的和谐。
- 芊芊炯翠羽:描绘鸟儿飞翔的优美形象,增添生动气息。
- 剡剡生银汉:形容水面如镜,反射天空,营造出宁静美好。
- 鸥鸟镜里来: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象,增加诗的意境。
- 关山云边看:描绘远山云雾,展现自然的辽阔。
- 秋菰成黑米:秋天的丰收,象征着希望。
- 精凿传白粲:形容米饭的美味,突显丰收的果实。
- 玉粒足晨炊:表达丰收后的充足与满足感。
- 红鲜任霞散:描绘霞光映照稻田的美丽景象。
- 终然添旅食:体现成果的丰富,满足旅人的需要。
- 作苦期壮观:尽管辛苦,但壮丽的景象值得欣赏。
- 遗穗及众多:丰收后,稻穗的富饶。
- 我仓戒滋蔓:提醒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顷平若案”,将田地与案板相比较,突出其平整。
- 拟人:如“浸润无天旱”,水象征生命,表现了自然的关怀。
- 对仗:如“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形成整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辛勤劳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的敬畏。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社会对水利的重视,传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稻田:象征丰收与希望,反映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 水流:象征生命与滋润,强调水利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 鸟儿:象征自由与自然美,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黑米与白米:分别象征丰收与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被誉为什么?
- A. 诗仙
- B. 诗圣
- C. 词宗
- D. 楚辞家
-
诗中提到的“插秧适云已”意味着什么?
- A. 插秧的时机不适宜
- B. 插秧的时机恰到好处
- C. 插秧工作尚未完成
- D. 插秧的工具损坏
-
诗中的“鸥鸟镜里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B. 鸟儿的孤独
- C. 人与自然的对立
- D. 仅仅是鸟儿的飞翔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对家国的忧虑。
- 《田园诗》(王维):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vs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的作品关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劳动的成果;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个人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研究与作品解析》
- 《唐代诗人的社会背景与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