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宛句赵少府》

时间: 2024-12-11 13:49:53

解巾行作吏,尊酒谢离居。

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地将幽兴惬,人与旧游疏。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宛句赵少府
张九龄

解巾行作吏,尊酒谢离居。
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地将幽兴惬,人与旧游疏。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解下帽巾,走上仕途,举杯告别友人,感谢你们不舍的相伴。修竹掩映中透出清新的景致,华丽的池水在微风中显得格外宁静。虽然大地带给我幽静的心情,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渐行渐远。林间的朋友们纷纷相送,路上常常能遇到长辈的马车。

注释:

字词注释:

  • 解巾:指解开帽巾,古时官吏上任时的举动。
  • 尊酒:高举酒杯,表示敬酒。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清雅。
  • 华池:美丽的池塘。
  • 幽兴:幽静的兴致。
  • :疏远、疏离。
  • 长者车:长辈的车,象征尊重与礼遇。

典故解析:

  •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表现出对友谊及人生变化的感慨,符合唐代诗歌中的人情与自然相融合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号惭愧,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洁的品德著称,曾任宰相,积极参与政治改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九龄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反映了他对人生中友情与仕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送宛句赵少府》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邃。开头两句“解巾行作吏,尊酒谢离居”,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即将上任的情景,同时通过“尊酒”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告别的氛围。这种告别不仅仅是对友人的告别,更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告别,暗含着对未来的不安与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示出离别时的美好景色。竹子与池水的清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伤。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歌具有了自然美感,还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两句“地将幽兴惬,人与旧游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虽然身处幽静的环境,内心却感到孤独。结尾的“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则通过送别的场景,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虽有疏远,但仍有情谊的相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解巾行作吏:诗人在离别时解下帽巾,象征着正式进入官场。
  2. 尊酒谢离居:举杯敬酒,感谢友人的相伴与支持。
  3. 修竹含清景:修长的竹子中透出清新的景致,象征着高洁的志向。
  4. 华池澹碧虚:华丽的池水显得格外宁静,隐喻内心的平静。
  5. 地将幽兴惬:大自然的幽静使人心情愉悦。
  6. 人与旧游疏:人与人之间的交情逐渐疏远。
  7. 林下纷相送:在树林下,朋友们纷纷相送,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8. 多逢长者车:路上遇到长辈的车,意味着对尊长的敬重与传统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和池水的描绘,隐喻诗人的心境与修养。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提高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化,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竹:象征高洁、坚韧。
  • 华池:象征宁静、美好。
  • 幽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 长者车:象征尊重与传统。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九龄的字是什么? A. 子寿
    B. 子华
    C. 子明

  2. “修竹含清景”中的“修竹”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高洁
    C. 财富

  3. 诗中的“尊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感谢
    C. 忧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同样表现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更加强调豪放与洒脱的风格;而张九龄的《送宛句赵少府》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深刻,表现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