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走出郡舍,漫步在北边的林子里,微风徐徐,心情自然开阔。
再一次看到树梢上的明月,明亮而不急着沉落。
天空中飘着几片孤独的云,竹林也显得清幽深邃。
无所事事的时光是如此珍贵,才让我领悟到心境超然物外。
注释
字词注释
- 晨兴:早晨起床。
- 萧散:形容清冷或空旷的样子,心情自然放松。
- 复见:再次看到。
- 娟娟:形容月亮明亮而清晰。
- 片云:几片云。
- 丛筱:竹林。
- 心:此处指内心的感受或境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和“云”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清幽的心境与自然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连,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宰相。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写山水与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晨出郡舍林下》创作于张九龄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官场的压力下,诗人选择在清晨漫步林中,感受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安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清晨散步时的心境,蕴含了大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描绘了清晨的北林,诗人以“晨兴”引入,表现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看到尚未沉落的明月,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月亮的“娟娟”之态,与空中的“片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悟,诗人意识到无所事事的时光是珍贵的,这种“无事”的状态让他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晨兴步北林:清晨起床后,漫步于北边的树林,展现出诗人清晨的闲适。
- 萧散一开襟:在林中感受到的清冷与开阔的心境。
- 复见林上月:再次看到树梢上的明月,强调了自然之美。
- 娟娟犹未沉:明月的清晰与明亮,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片云自孤远:几片孤独的云,增添了空旷感。
- 丛筱亦清深:竹林的清幽与深邃,丰富了自然景象的层次。
- 无事由来贵:无所事事的时光是宝贵的。
- 方知物外心: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明白内心的真正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互映衬,增强诗意。
- 拟人:月亮与云的描写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 对仗:如“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对无所事事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超脱于世俗纷扰之上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林:代表自然与宁静。
- 月:象征清幽与美好。
- 云:象征孤独与自由。
- 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晨出林下,看到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明月
- C. 高山
- D. 草原
-
诗中提到“无事由来贵”,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无所事事的珍贵
- C. 诗人的忙碌
- D. 对物质的追求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的《晨出郡舍林下》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