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到清明际,随春渡虎溪。
勾牵木芍药,流落古招提。
独喜孤芳在,何妨众草齐。
定知妃子意,不解谪仙题。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时节,花儿盛开,随着春天的到来,随意流转于虎溪之旁。
映衬着木芍药的娇艳,悄然飘落在古老的招提寺。
我独自欣赏这孤独的花儿存在,又何妨与众多草木共存呢?
我相信她是明白妃子的心意,但却不懂得谪仙所留下的诗句。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春天的重要节气,时节万物复苏。
- 虎溪:地名,或指溪水清澈、景色秀丽的地方。
- 芍药:一种花,常与牡丹并称,花色艳丽。
- 招提:古寺名,指寺庙或遗址,意味着有悠久的历史。
- 孤芳:指独自开放的花,象征孤独的美。
- 妃子:指古代的妃子,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谪仙:指被贬的神仙,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
典故解析:
- 妃子意:可能指古代美人所代表的爱情或情感,强调对美的理解。
- 谪仙题:指高洁思想或诗句,表达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留存的诗作不多,但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花木的盛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世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和孤高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思考,展现了诗人李鼗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孤独美的欣赏。开篇以“花到清明际”引入,描绘了春天花开之时,清明节的氛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随春渡虎溪”,将春天的美景与虎溪的清流结合,展现出自然的和谐。
“勾牵木芍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花木的细腻观察,芍药的盛开与古招提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接下来的“独喜孤芳在”,诗人表达了对孤独之美的欣赏,似乎在强调在众多繁华之中,独自盛开的花更显珍贵。
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妃子意”和“谪仙题”,可见他对美的理解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即使众草齐全,孤芳也有其存在的意义,而妃子的意愿与谪仙的高洁却是他难以理解的。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更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到清明际:描绘清明时节花盛开的情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随春渡虎溪:表现春天的生机,花随春水流动,生动形象。
- 勾牵木芍药:木芍药的娇美吸引了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珍视。
- 流落古招提:古老的寺庙与鲜花形成对比,传达历史的悠久与时光的流逝。
- 独喜孤芳在:诗人对孤独之美心存欣赏。
- 何妨众草齐:即使与众多草木共存,孤芳依然有其价值。
- 定知妃子意:表明诗人对美的理解。
- 不解谪仙题: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芳比作独立的美,强调其独特。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搭配整齐,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孤独之美的欣赏,同时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代表生命、青春、自然之美。
- 虎溪:象征自然的流动与生机。
- 芍药:象征美丽与娇艳,表现诗人对美的追求。
- 招提: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孤芳:象征孤独的美,强调独立与个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哪位?
- A. 李白
- B. 李鼗
- C. 杜甫
-
“何妨众草齐”意指:
- A. 应该与众不同
- B. 独自盛开也无妨
- C. 众草无法生存
-
“定知妃子意”中的“妃子”指的是:
- A. 古代的美人
- B. 诗人的爱人
- C. 自然之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鼗的《宝林院岩香阁》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李鼗更强调孤独之美,而王维则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宝林院岩香阁》这首诗的意境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