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冈》

时间: 2025-01-10 22:13:54

梅冈丘垄已难寻,堪恨吴儿太忍心。

闻道土山标擘处,原头丛薄不成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冈丘垄已难寻,堪恨吴儿太忍心。闻道土山标擘处,原头丛薄不成阴。

白话文翻译:

梅岭的丘垄已经难以找到,令人痛恨的是吴儿太过无情。我听说土山的标志已经开裂,原来的树丛稀疏得连阴影都无法形成。

注释:

  • 梅冈:指梅岭的冈峦,梅岭是指有梅树的山岭。
  • 丘垄:小丘和土垄,指山地的起伏。
  • 堪恨:令人痛恨,表示对某事的不满和愤怒。
  • 吴儿:指吴地的年轻人,可能代表一群人或特定的年代。
  • 土山:指土堆或土丘,可能是特定的地理标志。
  • 标擘:标志的开裂或损坏。
  • 原头:原来的地方,指曾经繁密的树丛。
  • 丛薄:丛生的植物稀疏,形容树木生长稀少。
  • 不成阴:没有形成阴影,意味着树木太少,无法遮挡阳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人情冷漠与环境变化的感慨,尤其是与梅岭的变化相关,使得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度,历史上资料较少,可能生活在某个特定的朝代,具体生平尚不清楚。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产生于作者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梅岭作为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人情与自然的关系。

诗歌鉴赏:

《梅岭冈》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变化的深切感慨。开篇的“梅冈丘垄已难寻”直接点出梅岭的消逝,仿佛一切都在岁月中逐渐模糊,令人感到惋惜。接着的“堪恨吴儿太忍心”,则是对人情冷漠的控诉,吴地的年轻人似乎对这片曾经繁荣的土地无动于衷,反映出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最后两句提到的“闻道土山标擘处”,则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无奈,原本繁密的树丛如今已是稀疏,失去了遮阴的功能,象征着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日渐疏远。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触及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梅冈丘垄已难寻:表达对梅岭的怀念,暗示自然环境的变化。
    2. 堪恨吴儿太忍心:对人情冷漠的愤懑,吴儿成为变化的象征。
    3. 闻道土山标擘处:提及地理标志的消失,象征记忆的模糊。
    4. 原头丛薄不成阴:描绘自然的贫瘠与无情,失去阴影代表失去庇护。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梅冈丘垄”与“土山标擘”形成对仗。
    • 比喻:用“阴”象征庇护与繁荣,失去阴影暗示一切的凋零。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梅岭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情冷漠与自然环境恶化的深切反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梅冈:象征故土与记忆。
  • 吴儿:代表冷漠的人情。
  • 土山:自然环境的标志。
  • 丛薄:自然生态的衰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冈”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岭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城池

  2. “堪恨吴儿太忍心”中的“吴儿”指的是? A. 吴国的士兵
    B. 吴地的年轻人
    C. 吴地的老人
    D. 吴国的商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对故土的思念。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有类似的对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度的《梅岭冈》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黄度的诗则侧重于个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