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淮表里拱神州,
底事干戈不肯休。
试上凤凰台上望,
定山尽处是瓜洲。
白话文翻译:
在江淮两岸,怀抱着整个神州大地,
为什么战斗和冲突却始终无法停息?
试着登上凤凰台远望,
远处的山头尽头便是瓜洲。
注释:
-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象征中国的水域,表示国家的中心地带。
- 神州:指中国,古称“神州”,具有神圣的意味。
- 干戈:指战争、武器,这里用作战争的代称。
- 凤凰台:一种象征性的高台,代表着高瞻远瞩的视野。
- 瓜洲:指瓜洲渡口,位于长江与淮河交汇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度,生平资料较少,具体生卒年份和生活背景不详。其作品多描绘江河山川,表达对国家及历史的思考,风格多为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有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凤凰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江淮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战乱的无奈。开篇的“江淮表里拱神州”将读者引入一个雄伟的国家意象,暗示着中华民族的广袤与深厚。然而,接下来的“底事干戈不肯休”则转向对当前局势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询问,纵然国土辽阔,何以战乱却依然不断?这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思索。
第三句“试上凤凰台上望”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探索态度,凤凰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希望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理解和解决眼前的困境。最后一句“定山尽处是瓜洲”给人以希望,虽然面临困境,但仍然可以在远方看到瓜洲的存在,这种地理的象征也暗示着民族团结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现实的沉重与理想的光明,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淮表里拱神州:阐述了江淮地区的重要性,象征着国家的心脏地带。
- 底事干戈不肯休:表达了对战争的困惑与无奈,询问为何战乱不断。
- 试上凤凰台上望:鼓励人们以高远的视角观察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 定山尽处是瓜洲:虽然前路艰难,但远方希望的存在,暗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象征:凤凰台和瓜洲分别象征着理想与现实,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揭示了历史的悲剧与希望的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淮:象征国家的中心与文化。
- 凤凰台: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象征希望。
- 瓜洲:历史文化的象征,暗示着团结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神州”是指哪个国家?
- A. 日本
- B. 中国
- C. 韩国
- D. 越南
-
“干戈”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饮食
- D. 文化
-
瓜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困境
- B. 希望与未来
- C. 战争
- D. 自然风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度的《凤凰台》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凤凰台》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庐山谣》则强调个人的归隐与自然和谐。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技巧。
- 《中国文学史》: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风格进行研究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