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七首,效少陵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4:01:29

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风。

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

走马脱辔头,所恃五石弓。

乡井岂不怀?

简书戒命洪。

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

铅刀异莫邪,所觊一割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风。
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
走马脱辔头,所恃五石弓。
乡井岂不怀?简书戒命洪。
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
铅刀异莫邪,所觊一割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北方的严酷环境:食物像天山的积雪那样稀少,衣服被青海的狂风撕裂。行军几千里,却看不到单于的宫殿。我骑马行进,手中只握着五石弓,想念故乡的情感无法抑制。黄沙尘土扑面而来,我勇敢地奔向敌人,像猛兽一般。铅制的刀剑与神剑莫邪不同,我渴望能有一份功绩。

注释:

  • :干粮,指可携带的食物。
  • 单于:古代匈奴的最高统治者。
  • 五石弓:指一种强弓,五石为其拉力单位。
  • 乡井:故乡。
  • 简书:信件,简易的书信。
  • 戒命洪:指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叮嘱。
  • 貔熊:传说中的猛兽,用来比喻勇猛。
  • 莫邪:古代著名的宝剑,象征武器的威力和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元祐,元代诗人,以豪放的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与战争情景,充满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在元代,边疆地区经常发生战争,诗人以北方边塞为题材,反映了士兵征战的艰辛与壮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敌人的挑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与英勇精神。开篇用“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风”展现了极端的环境,突显了士兵在艰难条件下的生存状态。诗中“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表达了长途跋涉的孤独与无奈,暗示了对敌人的渴望与不安。

接下来的“走马脱辔头,所恃五石弓”则展示了战士的勇气与信念,尽管身处险境,依然不忘自己的武器。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士兵心中对家乡的牵挂,尤其是在“乡井岂不怀?简书戒命洪”中,情感愈发真挚。

最后两句“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与“铅刀异莫邪,所觊一割功”则再次展现了士兵的勇猛与斗志,表达了对荣誉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在酣畅的笔触中流露出战士的豪情与对理想的坚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历史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糒吞天山雪”:形象地描绘了口粮的匮乏,食物如雪般稀少。
  2. “衣裂青海风”:青海的狂风使衣物破裂,暗示环境的恶劣。
  3. “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表达了漫长的征途与未见敌人的无奈。
  4. “走马脱辔头”:骑马行军,手中握弓,显示出士兵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
  5. “乡井岂不怀?”: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
  6. “简书戒命洪”:写信回家,传达对亲人的告诫与关心。
  7. “黄尘触垒起”:战斗的硝烟与尘土,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8. “勇奋奔貔熊”:勇猛地冲向敌人,比喻战斗中的勇气。
  9. “铅刀异莫邪”:武器虽不如名剑,但士兵依然渴望获得战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糒吞天山雪”比喻食物稀少。
  • 拟人:赋予环境以情感,表现出士兵与自然的斗争。
  • 对仗:如“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边疆战士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奋勇作战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士兵的英雄气概与对功绩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悲壮而豪迈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天山雪:象征严酷的环境与生存的艰辛。
  • 青海风:代表自然的无情与士兵的困境。
  • 单于宫:象征敌人统治与征服的目标。
  • 五石弓:象征士兵的力量与战斗的信念。
  • 黄尘:战争的象征,预示着战斗的即将到来。
  • 貔熊:勇猛的精神象征,体现了士兵的勇气。
  • 莫邪:象征理想与追求,表现对荣誉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糒吞天山雪”意指什么?

    • A. 食物丰富
    • B. 食物稀少
    • C. 雪很美
    • D. 天山很高
  2.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

    • A. 古代的王
    • B. 匈奴的统治者
    • C. 某个地方
    • D. 一个神话人物
  3. 诗中“乡井岂不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家乡的怀念
    • B. 对敌人的仇恨
    • C. 对战斗的渴望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
  • 高适《别董大》
  • 李白《塞下曲》

诗词对比: 郑元祐与王昌龄的《出塞》在主题上都关注边塞生活,但郑的作品更突出对环境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的诗则强调英雄的壮志与豪情,展示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