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寺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02:32

云际孤峰远,峰头觉宇开。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际孤峰远,峰头觉宇开。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

白话文翻译:

在云端的孤峰显得很遥远,站在峰头感觉宇宙广阔无垠。想要尽情欣赏云外的美景,兴致勃勃地拨开云层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1. 云际:云的边际,指云层的边缘。
  2. 孤峰:孤独的山峰,指没有其他山峰相伴的高山。
  3. :感到,意识到。
  4. :宇宙,空间。
  5. :尽,极。
  6. :欣赏,观赏。
  7. 乘兴:带着兴致,兴高采烈。
  8. 拨云:拨开云层,形象地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云峰”一词常常与道教文化中的清静、超脱相关联。诗中表现的高远境界,与传统山水诗的主题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介龄,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作者可能在游历时遇到云峰,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心灵的开阔,故有此作。此时的社会背景是明代社会稳定,文人游览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灵感。

诗歌鉴赏:

《云峰寺 其一》是刘介龄的一首山水诗,诗中以云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向往与探求。全诗意境极为开阔,开头的“云际孤峰远”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孤高、远离尘世的意境,令人联想到高山仰止的清幽与超然。接下来的“峰头觉宇开”则进一步拓展了这种意境,站在山顶,放眼四方,似乎整个宇宙都在眼前展开,给予诗人无尽的震撼与思考。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则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追求与独特的情感,言下之意是希望能够追寻到更高的境界,去领略那隐藏在云层之上的美妙世界。这种探索精神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山水诗的传统魅力,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同时,诗中体现的淡泊宁静的心态,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际孤峰远:描绘了云端的孤独山峰,给人以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2. 峰头觉宇开:站在山顶,感受到广阔的宇宙,表现了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心灵的自由。
  3. 欲穷云外赏:表达了对更美景的渴望,想要尽情欣赏云层之外的风光。
  4. 乘兴拨云来: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兴致,表达了追求美的决心与勇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峰与宇宙的广阔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结构对称,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变化、自由、高远的境界。
  2. :代表孤独、超脱、自然的力量。
  3. :象征着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性。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心灵的追求与自然的壮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峰”意指什么?

    • A. 高山
    • B. 孤独的山峰
    • C. 一片云彩
    • D. 远方的星星
  2. “乘兴拨云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悲伤
    • B. 兴致勃勃
    • C. 疲惫
    • D. 无聊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刘介龄的《云峰寺 其一》在意象的表现上更为直接,王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及氛围营造表现山水之美。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传记》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