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与长水诸君别》
时间: 2025-02-04 15:42:1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台城路 与长水诸君别
作者: 龚翔麟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轻装才卸梅花里,匆匆带春归去。
妓馆笼灯,僧畦斸笋,招尽西湖鸥鹭。
青溪梦雨。苦夜夜催人,挂帆南浦。
未了游情,更寻鸳水旧吟侣。
凉宵香草系缆,酒阑釭影背,江驿先数。
诗屐花间。官垆柳外,只劝吴侬少住。
樯楼答鼓。忍便听声声,短长亭路。
怪杀无山,甚偏多杜宇。
白话文翻译:
轻装刚刚卸下梅花的香气,匆匆带着春天踏上归路。
妓馆的灯光迷蒙,和尚的菜畦里斩断了竹笋,招引着西湖的鸥鹭飞来飞去。
青溪的梦中下着细雨,苦闷的夜里催促着人心,帆船在南浦挂起。
游玩的情意尚未了结,寻觅着曾经吟唱的鸳水伴侣。
凉爽的夜晚香草缠绕着缆绳,酒阑时灯影摇曳,先在江驿数点灯火。
我在花间踏着诗屐,官垆外柳树下,只劝那吴侬少留。
樯楼传来鼓声,忍不住听那声声回响,短短的长亭路上。
怎么会没有山,偏偏多的是杜鹃啼叫。
注释:
- 轻装:轻便的行装。
- 梅花里:梅花的地方,暗指春天的气息。
- 妓馆:妓女的居所,指欢娱场所。
- 笼灯:笼罩的灯光,指夜晚的灯火。
- 青溪梦雨:指在青溪旁的梦中听到细雨声。
- 鸳水:指曾经吟唱过的水,象征游子思念故人。
- 樯楼:船上的桅杆,船只停靠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西湖:著名的湖泊,象征着美丽的春天和游玩。
- 杜宇:杜鹃鸟,古代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翔麟(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友人的不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回归为背景,描绘了离别时的惆怅心情。开头两句“轻装才卸梅花里,匆匆带春归去”,通过“轻装”与“梅花”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离别的匆忙。接着,诗人用“妓馆笼灯,僧畦斸笋”描绘了夜晚的场景,展现了繁华与宁静的对比,表明在离别的时刻,诗人既感受到生活的喧嚣,也留恋那份宁静。后面的“未了游情”展示了内心的矛盾,既想回归现实,又不舍得与旧友的相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情交织,传递了对于离别的无限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装才卸梅花里”:刚刚在梅花的香气中卸下行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匆匆带春归去”:匆忙地带着春天离开,表现出急切的心情。
- “妓馆笼灯,僧畦斸笋”:描绘了夜晚的繁华与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 “青溪梦雨”:梦中细雨,象征离愁。
- “未了游情”:未了的游子情思。
- “凉宵香草系缆”:夜晚凉爽,草香缭绕,营造出诗意氛围。
- “樯楼答鼓”:船桅楼上传来的鼓声,传达出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溪梦雨”将离愁化为梦境,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妓馆笼灯,僧畦斸笋”,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对春天的眷恋,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和游子情感的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春天与美好回忆。
- 鸥鹭: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
- 青溪: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妓馆”指的是什么?
A. 酒店
B. 休闲场所
C. 妓女的居所
答案:C -
“青溪梦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离愁
C. 思乡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樯楼”指的是?
A. 船上的桅杆
B. 观景台
C. 高楼大厦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诗词对比:
- 龚翔麟的《台城路》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前者侧重于春天的意象,而后者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