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送桐城张先生予告归里》
时间: 2025-01-27 04:0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纵有莼鱼兴,纶扉肯教轻去。
星琯频移,沙堤稳步,洒遍九垓霖雨。
君恩暂许。趁皖口春云,卸帆乡渚。
检点平泉,赐金添得几多树。
西勾柳眠未起,骊驹嘶便发,欲别还聚。
李径桃蹊,含情望远,此后全凭苍羽。
一峰天柱。盼丝竹逍遥,绛纱真阻。
甚日从游,四轩聆细语。
白话文翻译:
即使秋风带来了莼鱼的兴致,轻轻开启的纶门又怎会让我轻易离去呢?
星辰频繁移动,沙堤稳固地延展,细雨洒满万里。
你的恩情暂时给予我,在皖口的春云之下,卸下帆船在故乡的水边。
细细盘点那清泉,增添几多树木。
西边的柳树尚未苏醒,骊马嘶鸣便要出发,想要离别又期望再聚。
小径桃树,含情地望向远方,今后的相聚全靠苍天的安排。
一座高峰如天柱耸立。期待丝竹乐声的悠然,绛纱却阻隔了我的路。
何时再游,能在四个厅堂中静静聆听细语。
注释:
- 莼鱼: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 纶扉:指用丝织成的门帘,象征着主人家的迎接。
- 星琯:星辰的变化,象征时光流逝。
- 九垓:形容广阔的天空。
- 皖口:指安徽的水边,可能是作者的故乡。
- 平泉:清澈的泉水。
- 骊驹:一种马,象征着出发或旅途的开始。
- 苍羽:指天,象征命运和机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翔麟(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张先生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美好的祝愿。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台城路 送桐城张先生予告归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秋风、星辰、沙堤等自然景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便以“秋风纵有莼鱼兴”引入,暗示秋天的来临和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感。
诗中通过“君恩暂许”,表达了对友人恩情的感激与珍惜,而“趁皖口春云,卸帆乡渚”则体现了对故乡的依恋。后面的描写中,西边的柳树和骊马的嘶鸣,分别象征着留恋与即将出发的心情,形成一种矛盾的情感冲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友人之间的不舍与期盼,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美好的回忆,充分体现了古代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纵有莼鱼兴:秋风来临,虽有莼鱼的美好情趣,却暗示着离别的时刻。
- 纶扉肯教轻去:轻易的离去并不可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 星琯频移:时光流逝,星辰的移动象征着人生的变迁。
- 洒遍九垓霖雨:细雨洒遍,象征着温柔的情感与思念。
- 君恩暂许:表达了对友人恩情的感激。
- 趁皖口春云:在故乡的春天里,感受自然的美好。
- 检点平泉:细致体察,增添生命的树木,象征着希望。
- 西勾柳眠未起:西边的柳树还未苏醒,象征着时光的静谧。
- 骊驹嘶便发:马儿嘶鸣,意味着即将出发。
- 欲别还聚:离别的心情与期待再次相聚的矛盾。
- 李径桃蹊:小路旁的桃树,象征着美好回忆。
- 含情望远: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
- 一峰天柱:高耸的山峰,象征着坚定的愿望。
- 盼丝竹逍遥:期待悠然自得的生活。
- 绛纱真阻:遇到阻碍,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甚日从游:渴望再相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琯频移”用星辰来比喻时光的流动。
- 拟人:如“西勾柳眠未起”,将柳树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和意象上都有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人际情感,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莼鱼:代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
- 星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柳树:象征着生命的静谧与期待。
- 骊驹:出发与旅途的象征。
- 桃树:美好回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风纵有莼鱼兴”中的“莼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生植物
B. 一种鱼类
C. 一种秋天的食物
D.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皖口”是指哪个地方? A. 湖南
B. 安徽
C. 江苏
D. 浙江 -
诗中“骊驹嘶便发”中的“发”指的是什么? A. 出发
B. 飞翔
C. 离别
D. 归来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朋友》: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台城路》在表达送别情感上均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龚翔麟的则更为细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展现了壮志凌云的豪情,龚翔麟的“欲别还聚”则更强调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细腻,体现了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与写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