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1-26 01:5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十首 其五 李东阳 〔明代〕 长为寻幽爱远行,更于幽处觉心清。 祗园树老知僧腊,石壁诗存见客名。 望入楼台皆罨画,梦惊风雨是秋声。 人间亦有无生乐,化外虚传舍卫城。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为了探寻幽静而喜欢远行,更在幽静之处感到心灵清澈。 祗园中的老树见证了僧人的岁月,石壁上的诗句留下了访客的名字。 远望楼台如画,梦中被风雨惊醒,那是秋天的声音。 人间也有不生不灭的快乐,化外的舍卫城只是虚传。
注释:
- 祗园: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印度,此处借指寺庙。
- 僧腊:僧人的年龄,特指出家后的年数。
- 罨画:如画的景色。
- 化外:指佛教所说的超越尘世的境界。
- 舍卫城:佛教圣地,佛陀在此地讲经说法。
诗词背景: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多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幽寻静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佛教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幽静之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诗中“长为寻幽爱远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幽静之地的向往和探索的决心。后文通过对祗园、石壁、楼台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感。结尾的“人间亦有无生乐,化外虚传舍卫城”则表达了对佛教境界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宗教圣地,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诗词解析:
- 首句“长为寻幽爱远行”,表达了诗人对幽静之地的向往和探索的决心。
- “更于幽处觉心清”,进一步强调了幽静之地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 “祗园树老知僧腊,石壁诗存见客名”,通过对祗园和石壁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 “望入楼台皆罨画,梦惊风雨是秋声”,通过对楼台和风雨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如画的美感和秋天的萧瑟感。
- “人间亦有无生乐,化外虚传舍卫城”,表达了对佛教境界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意象分析:
- 祗园:象征佛教圣地,代表超脱和净化。
- 石壁:象征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
- 楼台:象征人间的美景和尘世的繁华。
- 风雨:象征人生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
互动学习:
-
诗中“祗园树老知僧腊”一句,“僧腊”指的是什么? A. 僧人的年龄 B. 僧人的法号 C. 僧人的修行 D. 僧人的住所 答案:A
-
诗中“人间亦有无生乐”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佛教的向往 C. 对内心的平和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心灵净化的追求。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东阳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表达自然美和心灵净化方面的异同。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东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