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开钱塘的山水之后,我很少喝酒,也懒得作诗。
我想把这种心情寄托在划船的回桨上,告诉西湖的风和月亮。
注释
- 别:告别、离开。
- 钱塘:指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自然景观。
- 懒吟:不想吟唱。
- 凭:靠、寄托。
- 回棹:指划船时的动作,回转船桨。
- 报:传达、告诉。
- 风月:风和月,指自然景象,常用来形容景色的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钱塘”是指钱塘江,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西湖则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常被文人墨客歌颂。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风光的思念,以及因离开而产生的懒散心情,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朴实、易懂,关注民生,作品多涉及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他在长安和杭州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当时他身处杭州,回忆起与钱塘山水的离别,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杭州回舫》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白居易对西湖美景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安逸状态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自别钱塘山水后”引出离别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诗人承认自己在离开后“懒吟诗”,表明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这种懒惰并非出于对诗歌创作的厌倦,而是因为对美好景色的思念让他无心再作。最后一句“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则通过回桨的动作将思情寄托于自然,表现出一种娴静而优雅的情感流露。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别钱塘山水后:诗人离开了美丽的钱塘山水,暗示着一种失去与怀念。
- 不多饮酒懒吟诗:离开后的生活变得乏味,饮酒和作诗的兴致都减少了,反映了内心的无奈。
- 欲将此意凭回棹:希望通过划船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一种寻找寄托的心情。
- 报与西湖风月知:希望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西湖的风和月,传达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倾诉。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月拟人化,表现出与自然的对话。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钱塘山水:象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美好记忆。
- 西湖风月: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感知与情感寄托,风与月成为情感的承载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自别钱塘山水后”中的“别”指的是什么?
A. 相聚 B. 告别 C. 离开 -
诗人用什么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然中?
A. 通过写诗 B. 通过音乐 C. 通过划船 -
诗中提到的“风月”象征着什么?
A. 人情冷暖 B. 自然景色 C. 生活琐事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情感。
- 李白《庐山谣》: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杭州回舫》相对,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情感更加豪放奔放。白居易则更多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他不同于李白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