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夜砧
作者:白居易
谁家思妇秋捣帛,
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月正长夜,
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
一声添得一茎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听到远处某个思念丈夫的妇女在捣帛的情景。夜晚月光惨淡,风声凄凉,捣衣的声音显得格外悲伤。八月和九月是漫长的夜晚,捣帛的声音此起彼伏,似乎没有尽头。等到天明,天色渐白,捣帛的声音却又添了一根丝线。
注释
- 思妇:思念丈夫的妇女。
- 捣帛:用杵捣打丝绸,古代女性常用此工艺。
- 砧杵:砧是捣衣的工具,杵是捣打的工具。
- 八月九月:指农历的秋季,夜长而寂寞。
- 添得一茎丝:捣打的过程中,增加了一根丝线,象征着思念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特别关注民生,善于描绘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闻夜砧》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表现了对秋夜思妇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家庭分离和思念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闻夜砧》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位思妇在漫漫长夜中捣帛的孤独与悲伤。诗的开头“谁家思妇秋捣帛”,立马引起读者的关注,思妇的形象鲜明而具体,仿佛能够看到她在月光下,孤独地捣打着丝绸,心中满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随后的“月苦风凄砧杵悲”,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加深了诗的情感,月光显得苦涩,秋风凄凉,捣打的声音在这样的氛围中愈发显得悲切。
在时间的叙述上,诗人通过“八月九月正长夜”点明了季节的背景,强调了这个时节的夜晚漫长而煎熬。诗中“千声万声无了时”则表现了思妇的坚持与执着,尽管夜晚漫长,捣帛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和情感。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希望的色彩,虽然夜晚漫长,但天明时分,思妇的努力也为她带来了新的收获,一根丝线的添得,也象征着她对爱情的坚守与对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家思妇秋捣帛:提出一个疑问,指向一个具体的情境,思妇在秋天捣打丝绸,暗示她的思念之情。
- 月苦风凄砧杵悲:描绘了夜晚的环境,月光显得苦涩,风声凄凉,捣衣声显得特别悲伤,渲染了诗的情感基调。
- 八月九月正长夜:指明了季节,强调夜晚的漫长,增加了思妇的孤独感。
- 千声万声无了时:表达了捣打声的不断,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思妇的思念无止境。
- 应到天明头尽白:暗示天明即将来临,但夜晚仍在继续,思妇的付出与努力不会白费。
- 一声添得一茎丝:捣打的结果是增加了一根丝线,象征着思念的延续与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情感,如“月苦”“风凄”,使诗句更具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捣帛的声音象征着思念与坚持,而丝线则象征着希望与收获。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妇的孤独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坚守与对生活的期待,也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分离与思念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思妇: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诚与思念。
- 秋夜:代表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 砧杵:象征着家庭与生活的琐碎,也暗示着劳动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闻夜砧》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
诗中“千声万声无了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尽的快乐
B. 无尽的思念
C. 无尽的悲伤
D. 无尽的期待 -
“一声添得一茎丝”中“丝”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活的希望
C. 悲伤
D. 失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与思念之情。
- 《秋夕》(杜甫):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闻夜砧》与《静夜思》都表现了思念之情,但《闻夜砧》更关注家庭与女性情感,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这些内容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闻夜砧》,也鼓励他们深入欣赏古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