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岁暮有咏》

时间: 2025-01-23 09:15:41

晓日流苏帘影碎。

懒起梳头,镜里成憔悴。

判更温馨添锦被。

惊魂长是愁无寐。

酒可忘忧宜小醉。

争奈金樽,都化歌边泪。

斜倚熏笼偎暖意。

朝寒悄悄侵红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日流苏帘影碎。懒起梳头,镜里成憔悴。
判更温馨添锦被。惊魂长是愁无寐。
酒可忘忧宜小醉。争奈金樽,都化歌边泪。
斜倚熏笼偎暖意。朝寒悄悄侵红袂。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透过流苏帘,影子碎碎的洒在地上。我懒得起床梳头,镜子里映出我憔悴的模样。
知道更暖和了,就把锦被加了上去。心里总是愁绪缠绕,长夜无眠。
喝酒可以忘忧,适合小酌几杯。可惜酒杯里的泪水,早已在歌声中化作了悲伤。
我斜倚在熏香的笼子旁,依偎着温暖的气息。清晨的寒意悄悄侵袭着我的红袂。

注释:

  • 流苏:一种轻盈的装饰物,常见于帘子,象征轻柔。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疲劳而显得憔悴的样子。
  • 锦被:用美丽的锦缎制作的被子,象征温暖和舒适。
  • 惊魂:形容心中惶惶不安。
  • 金樽:指酒杯,这里指代酒。
  • 红袂:红色的衣袖,常用来描绘女子的服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树铮,清代诗人,擅长词曲,表达细腻,情感真挚。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蝶恋花·岁暮有咏》是在岁暮之际,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苦短,心中愁绪和孤独感交织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岁暮有咏》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清晨时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诗人在描绘清晨景象时,使用“晓日流苏帘影碎”,生动地表现出晨光的柔和与温暖,但随之而来的是心境的冷清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的“镜里成憔悴”一句,极具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因生活的烦恼而显得疲惫的状态。

诗人通过“酒可忘忧宜小醉”的表达,反映了一种借酒消愁的心态,然而“都化歌边泪”又将这种消愁的方式打破,揭示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朝寒悄悄侵红袂”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寒冷的早晨让人感到的无情与孤独,整个诗篇在温暖与寒冷、欢笑与泪水之间不断徘徊,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日流苏帘影碎:晨光透过轻纱般的窗帘,影子显得零碎而柔和。
  • 懒起梳头,镜里成憔悴:诗人因懒惰而不愿起床,镜中映出自己憔悴的样子,暗示了内心的忧愁。
  • 判更温馨添锦被:感觉到天气温暖,便加上了锦被,以求得一丝温暖。
  • 惊魂长是愁无寐:心中常常感到不安,愁苦使得难以入眠。
  • 酒可忘忧宜小醉:通过小酌来忘却忧愁,寻求片刻的放松。
  • 争奈金樽,都化歌边泪:然而酒杯中的泪水却在歌声中流淌,表明悲伤的难以消除。
  • 斜倚熏笼偎暖意:依靠着香熏的笼子,感受着一丝温暖。
  • 朝寒悄悄侵红袂:清晨的寒意悄然侵袭着红色的衣袖,象征着生活中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樽”比作酒,表现其珍贵与情感的寄托。
  • 拟人:将“朝寒”赋予了侵袭的动作,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如“酒可忘忧宜小醉”对“争奈金樽,都化歌边泪”,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愁苦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无奈的情绪,表现了生活中的温暖与寒冷、欢乐与悲伤的交织。

意象分析:

  • 晨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也暗示着生活的短暂。
  • :代表了逃避现实的手段,虽能暂时忘忧,但无法根治内心的痛苦。
  • 锦被:象征着温暖与安慰,却也显得脆弱,无法抵挡内心的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苏帘影碎”所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黄昏
    B. 清晨
    C. 夜晚
    D. 中午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试图忘记忧愁? A. 旅行
    B. 小酌
    C. 阅读
    D. 写作

  3. “朝寒悄悄侵红袂”中的“红袂”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
    B. 红色的衣袖
    C. 红色的酒
    D. 红色的灯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愁苦,风格细腻而感性;而徐树铮的《蝶恋花》则更为直白,情感表现上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讲解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