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五咏 其二 野望宴集》
时间: 2025-01-26 00:39:29意思解释
越中五咏 其二 野望宴集
作者: 林槩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碧树阴秾曲沼滨,
赏心何处乐游频。
东吴景物兰亭晚,
西洛烟光梓泽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
绿铺幽草妒芳茵。
风云流散苦无定,
且学阳池倒载身。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树影下,阳光洒在曲折的沼泽边,
美好的心情何处才能频频享乐呢?
东吴的风景在兰亭的晚霞中显得迷人,
西洛的烟光映照着梓泽的春天。
香气散落在梅花中,忘却了怨恨的笛声,
幽静的草地上绿意如茵,让人嫉妒那繁花似锦。
风云变幻无常,令人感到苦恼,
不如效仿阳池那样悠然自得,享受生活。
注释:
- 碧树: 形容树木的青翠。
- 阴秾: 树荫斑驳的样子。
- 曲沼: 曲折的沼泽。
- 东吴: 指江苏一带,历史上有东吴国。
- 兰亭: 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提到的兰亭,象征文人雅集的场所。
- 西洛: 指西洛水,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 香散落梅: 指梅花的香气散发。
- 幽草: 形容草地幽静。
- 阳池: 指阳羡池,是一个著名的游玩之地。
典故解析:
- 兰亭: 兰亭集是王羲之于公元353年所作,描写文人雅集,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 阳池: 指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玩场所,常与隐逸生活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表现出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风格清新,善用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春日的宴会上,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野望宴集》通过描绘生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碧树阴秾曲沼滨”描绘了一幅恬静的自然图景,引人入胜。接下来,诗人对东吴与西洛两地的美景进行对比,展示了多样的景色与季节的变化,使人心生向往。
“香散落梅忘怨笛”的意象,将香气与音乐结合,传达出一种忘却烦恼的心境,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最后两句“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言辞优美,意境深远,以自然景物为依托,结合个人情感,展示了作者的雅致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树阴秾曲沼滨: 描写了树荫与沼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赏心何处乐游频: 提出问题,反映对快乐生活的渴望。
- 东吴景物兰亭晚: 对比东吴的景色与兰亭的晚霞,渗透出对文人聚会的向往。
- 西洛烟光梓泽春: 描绘西洛的春景,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香散落梅忘怨笛: 香气与音乐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忘却烦恼的心境。
- 绿铺幽草妒芳茵: 草地绿意如茵,暗示自然的美好与嫉妒之情。
- 风云流散苦无定: 反映人生的无常与苦恼。
- 且学阳池倒载身: 以阳池为例,提倡放下烦恼,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香散落梅”中香气与音乐的结合。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幽草妒芳茵”赋予草地以情感,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碧树: 象征生机与希望。
- 兰亭: 代表文人雅集与友谊。
- 梅香: 代表美好与遗忘的怨恨。
- 风云: 象征人生的变幻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树阴秾”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象?
A. 沼泽
B. 山林
C. 河流 -
“东吴景物兰亭晚”提到的兰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自然
C. 战争 -
“风云流散苦无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侧重于宁静与隐逸。
- 杜甫《春望》: 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