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金山》

时间: 2025-01-26 02:20:35

空江信渺茫,月出水生光。

入浦潮如雨,沾衣露欲霜。

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

渐觉钟声动,应知到上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江信渺茫,月出水生光。
入浦潮如雨,沾衣露欲霜。
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
渐觉钟声动,应知到上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江面空旷而渺茫,月光照耀着水面。潮水涌入河口,如同细雨般纷纷扬扬,水珠打湿了衣衫,露水似乎要结成霜。天空清澈,沙滩上空气透明,夜晚安静,海面上云彩泛黄。渐渐地,听到钟声的响动,应该知道已经到达上游的寺庙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江:指空旷的江面。
  • 信渺茫:确实而渺小的样子,形容江水的辽阔和朦胧。
  • 月出:月亮升起。
  • 潮如雨:潮水涌入如同雨水般洒落。
  • 沾衣:湿润衣服。
  • 露欲霜:露水在寒冷的夜晚,似乎快要结成霜了。
  • 沙气白:沙滩上的气息显得清新透明。
  • 夜静海云黄:夜晚宁静,海上的云彩泛着黄色的光。
  • 钟声动:钟声响起,传来动荡的感觉。
  • 上方:指上游的寺庙或高地。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夜晚宁静和心灵寄托的思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传慧,明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内心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捕捉自然的瞬息万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夜行中创作而成,反映了诗人对江河夜景的感受,以及在夜晚独自渡江时的心境。


诗歌鉴赏:

《夜渡金山》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山水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乘船渡江,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来。开头的“空江信渺茫”便很有画面感,描绘出空旷而朦胧的江面,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接下来的“月出水生光”,则通过月光的照射,进一步渲染了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渗透着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情感。

“入浦潮如雨,沾衣露欲霜”两句,通过潮水的涌入和衣服被打湿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夜行的情景,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无常。接下来的“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则将视野从江面扩展到整个夜空,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自然图景。

最后的“渐觉钟声动,应知到上方”让人从静谧中回归现实,钟声的响起不仅是对时间的提醒,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江信渺茫:描绘出辽阔而空寂的江面。
  2. 月出水生光:月光的照耀使水面闪烁,带来宁静的氛围。
  3. 入浦潮如雨:潮水涌入如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潮水的涌动。
  4. 沾衣露欲霜:细致入微,表现出潮湿的感觉和即将入秋的气息。
  5. 天清沙气白:描述夜空的清澈与沙滩的白净。
  6. 夜静海云黄:夜晚的静谧与海面上云彩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
  7. 渐觉钟声动:钟声的响起,将诗人从沉思中唤醒。
  8. 应知到上方:暗示即将到达目的地,体现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潮如雨”将潮水比作雨,生动形象。
  • 对仗:如“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展现出对称美。
  • 拟人:钟声的“动”使得钟声富有生命感,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江河的美丽与静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辽阔。
  • 月光:代表希望与宁静。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钟声:象征时间、归属感和灵魂的召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月出水生光”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荒凉
    • B. 宁静
    • C. 喧闹
    • D. 混沌
  2. “入浦潮如雨”中的“如雨”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人生
    • B. 潮水
    • C. 月光
    • D. 夜晚
  3. 诗中的“钟声”象征着什么?

    • A. 归属感
    • B. 失落
    • C. 离别
    • D.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写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也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通过对夜色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与《夜渡金山》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呼应。
  • 《静夜思》 则在孤独的夜晚中,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亦可与《夜渡金山》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注释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