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时间: 2025-01-21 17:03: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门宾客会龙宫,
东去旌旗驻上东。
二八笙歌云幕下,
三千世界雪花中。
离堂未暗排红烛,
别曲含凄飏晚风。
才子从今一分散,
便将诗咏向吴侬。
白话文翻译:
在龙门宴会上,宾客齐聚于龙宫;
东去的旌旗停驻在上东。
二八佳人的笙歌在云幕下响起,
三千世界都笼罩在雪花之中。
离别的堂前还未暗下,点亮红烛;
离别的曲子在凄凉的晚风中回荡。
才子们从今以后各自分散,
只好将诗歌吟唱给吴侬(吴地的人)。
注释:
- 龙门:指龙门山,古代名胜之地。
- 龙宫:古代传说中龙的居所,象征美好和神秘的宴会场所。
- 二八:指十六岁少女,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
- 笙歌:用笙乐器演奏的歌曲,象征宴会的欢乐。
- 三千世界:形容广大无边的世界,这里指被雪覆盖的景象。
- 红烛:象征离别时的哀伤和温暖。
- 吴侬:指吴地的人,通常用以指代江南地区的风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作品多以政治、人生、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充满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离别之情。福先寺是他与友人相聚的地方,雪中的离别,加深了诗的情感和意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大雪的意境,展现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思考。开头两句描写了龙门宾客的盛大场面,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但随即转入离别的沉重。二八佳人的笙歌在云幕下,形成了一种浪漫而又凄凉的对比,仿佛在告诉人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利用“红烛”和“晚风”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凄凉感。红烛代表着即将熄灭的光亮,晚风则增添了几分伤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感慨,虽分散但友情依然存在,才子们的诗歌将继续传唱,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音韵和谐,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门宾客会龙宫: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场景,象征着友谊的美好。
- 东去旌旗驻上东:暗示了友人即将分别的无奈,旌旗的停驻也寓意着时间的凝固。
- 二八笙歌云幕下:通过形象化的描绘表现出宴会的欢乐。
- 三千世界雪花中:雪花的意象增添了离别的凄美,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岁月的流逝。
- 离堂未暗排红烛:红烛象征着即将结束的聚会,离别的时刻即将来临。
- 别曲含凄飏晚风:晚风中的别曲表现出离别的忧伤,凄凉的气氛令人感伤。
- 才子从今一分散:预示着友人们各自的前路,离别的无奈。
- 便将诗咏向吴侬:将情感寄托于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红烛、晚风等意象相辅相成,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人情世故,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祝福。离别虽令人伤感,但友情与文化的传承将永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花:象征着纯洁、美丽,也暗示离别的孤寂。
- 红烛: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同时也暗含着离别的悲伤。
- 晚风:传递出凄凉的情感,使得离别的气氛愈加浓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二八”指的是: A. 二十岁
B. 十六岁
C. 二十二岁
D. 十二岁 -
“离堂未暗排红烛”中的“红烛”象征着: A. 欢乐
B. 离别
C. 未来
D. 忧伤 -
诗人所指的“吴侬”是指: A. 同乡
B. 朋友
C. 吴地的人
D. 诗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禹锡与白居易的离别诗,前者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后者则更突出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都体现了唐诗的优美与深情,但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