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寺壁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8:27

素练宽裁白社衣,普陀烟里现幽姿。

日长读彻楞伽了,闲折柑花供祖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寺壁二首
作者: 刘克庄

素练宽裁白社衣,普陀烟里现幽姿。
日长读彻楞伽了,闲折柑花供祖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普陀山的寺庙中,诗人身穿宽松的白色僧衣,显得清雅脱俗。在烟雾缭绕的普陀山中,诗人优雅的身影如幻影般显现。白天时间悠长,诗人专心地阅读《楞伽经》,闲暇时折下一朵柑花,供奉给祖师。

注释:

  • 素练:指白色的麻布,象征简朴和清净。
  • 宽裁:宽松裁剪,显示出一种自在与舒适。
  • 普陀:普陀山,著名的佛教圣地。
  • 幽姿:指优雅而隐秘的身影。
  • 楞伽:指《楞伽经》,佛教经典之一。
  • 柑花:柑橘花,象征清香和供奉的心意。
  • 祖师:指佛教的祖师,代表修行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天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材,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普陀山的寺庙中,作者因佛教修行而感悟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诗人更倾向于寻求内心的平和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寺壁二首》以其清新素雅的风格,展现出一种闲适的修行生活。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普陀山寺庙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佛教经典的深刻理解与对修行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素练宽裁白社衣”便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白色的僧衣象征着修行人的质朴与清净。接着“普陀烟里现幽姿”,以“烟”字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日长读彻楞伽了”一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阅读经典时的专注与宁静。这里的“日长”不仅是时间的延续,也是对内心修行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闲折柑花供祖师”,则是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佛教精神相结合的体现。柑花象征着供奉与感恩,更加突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热爱与敬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普陀山风景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修行的一种追求与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练宽裁白社衣:素色麻布的僧衣,宽松的裁剪,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体现了修行人的简约生活。
  2. 普陀烟里现幽姿:在普陀山的烟雾中,诗人显得格外幽雅,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自我内心的写照。
  3. 日长读彻楞伽了:时间充裕,专注于阅读佛教经典《楞伽经》,表现出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4. 闲折柑花供祖师:在闲暇时折下一朵柑花,象征着对佛教祖师的敬仰与供奉,表达了诗人恬淡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幽姿”来比喻诗人优雅的气质。
  • 对仗:例如“日长”和“闲折”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柑花、素练等意象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普陀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对佛教精神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素练:象征清净与朴素,反映修行人的内心追求。
  • 普陀:佛教文化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
  • 柑花:象征供奉,代表诗人对佛教祖师的敬意与感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典书籍是什么? A. 大乘经
    B. 楞伽经
    C. 金刚经

  2. 诗人穿的是什么颜色的僧衣? A. 黑色
    B. 白色
    C. 蓝色

  3. 诗人折下的是什么花? A. 菊花
    B. 柑花
    C. 樱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黄州快哉亭》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较,刘克庄的《题寺壁二首》更专注于个人的修行体验,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静谧与和谐。两者都强调了与自然的结合,但表达的角度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