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乙未四月作》

时间: 2025-02-04 15:38:20

无情潮水声呜咽。

夜夜鹃啼血。

几番芳讯问天涯。

不道明朝、已是隔墙花。

夕阳送客咸阳道。

休讶归期早。

铜沟新涨出宫墙。

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情潮水声呜咽。夜夜鹃啼血。几番芳讯问天涯。不道明朝已是隔墙花。夕阳送客咸阳道。休讶归期早。铜沟新涨出宫墙。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

白话文翻译

潮水声哀怨无情,夜夜听见杜鹃啼血。几次想向天边问问芳信,却不知道明天已是隔墙的花。夕阳送走客人走咸阳路,不要惊讶归期如此之早。铜沟水涨,已流出宫墙,海水却容易变成田地,莫要再栽种桑树。

注释

  • 无情:无情的潮水,形容潮水冷漠,生出呜咽之声。
  • 鹃啼血:杜鹃鸟的叫声如同在啼血,表达悲伤情绪。
  • 芳讯:指关于芳草的消息,象征爱情与思念。
  • 隔墙花:比喻相隔两地的情感。
  • 咸阳道:指古代通往咸阳的道路,象征离别的行程。
  • 铜沟:古代指水流,流出宫墙。
  • 海便成田:比喻巨大的变化,象征时局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廷式(约公元 1750-1810),字仲明,号澹云,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婉约,以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乙未年四月,正值春末夏初,诗人或因离愁别绪而作,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虞美人 乙未四月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整首词以潮水声和杜鹃啼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哀怨的氛围。潮水的无情和杜鹃的啼血,象征着离愁别绪,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着人生的无奈与情感的隔阂。尤其是“隔墙花”一句,透出深层的无奈与无助,表达了对亲人和爱人的深切思念。

接着,夕阳送客的意象,描绘出离别的场景,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归期的期盼。铜沟新涨出宫墙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变迁,暗示着生活的变化。最后一句“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则以海水与田地的对比,传达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离别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情潮水声呜咽:描绘潮水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2. 夜夜鹃啼血:每晚听到杜鹃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悲伤。
  3. 几番芳讯问天涯:多次想询问远方的消息,表现出对情感的渴望。
  4. 不道明朝已是隔墙花:不知明日已是别离的象征。
  5. 夕阳送客咸阳道:夕阳下送走客人,暗含离别的惆怅。
  6. 休讶归期早:劝告不必惊讶于归期的提前。
  7. 铜沟新涨出宫墙:水流涨起,象征时间的流逝。
  8. 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比喻变化之快,让人无所适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海便成田”比喻人生的变化。
  • 拟人:潮水声被赋予情感,形成一种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夕阳送客咸阳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无情。
  • 杜鹃:象征悲伤与离愁。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终结。
  • 铜沟:象征变化与流动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情潮水声呜咽”中的“无情”指的是什么? A. 亲情
    B. 自然的冷漠
    C. 爱情

  2. “鹃啼血”是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A. 欢愉
    B. 悲伤
    C.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咸阳道”象征着什么? A. 离别的道路
    B. 归家的路
    C. 游玩的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文廷式的《虞美人》更注重对离愁的细腻描绘。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执着,情感上略显柔和。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