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漫兴》
时间: 2025-01-26 04:5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抛官去,乞得小山居。
偃仰此生馀。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
时还读,亦已种,则何如。
待讨个渔童名便了。
再配个樵青名大好。
赛赤脚,胜长须。
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
挈山妻,同稚子,且相于。
白话文翻译:
我抛弃官职,渴望得到一座小山居。
悠闲地度过余生。
何必要用十斛麦子来换取食物,这些都是我未曾学习的五车书籍。
偶尔读书,实际上已种下了希望,那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能有个渔童的名声就足够了。
再配一个樵夫的名声,那就更好了。
赤脚走路,胜过长须的老人。
我的仆人养活着千棵橘树,女仆钓到百条鱼。
带着我的妻子,和小孩一起,过着这样的生活。
注释:
- 抛官:放弃官职。
- 乞得:请求得到。
- 偃仰:悠然自得的样子。
- 十斛麦:十斛是量词,指大量的麦子。
- 五车书:比喻书籍众多。
- 渔童:捕鱼的孩子,象征简单的生活。
- 樵青:砍柴的人,代表务农生活。
- 奴婢:仆人,指代自己家庭的劳作。
- 挈山:背负山上的意思,暗指负担。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透过诗中的意象与生活细节,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约1550-1620),字景山,号云庄,明代诗人。他为人洒脱,喜好山水,常常隐居于山林之中,作品中多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尤侗因对官场的失望而选择隐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鄙视。
诗歌鉴赏:
《最高楼 漫兴》反映了尤侗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清新脱俗的个性。诗中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抛官去,乞得小山居”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抛弃,渴望拥有一处安静的山居,体现出一种向往自由、追求宁静的情怀。接下来,诗人以“何用食为十斛麦”质疑物质生活的必要性,表明他已超越了对财富的追求,强调精神生活的丰盈。
在诗中,尤侗以“渔童”、“樵青”等形象,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最后几句“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传达出一种恬淡无欲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反映出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抛官去,乞得小山居:直接表达了抛弃官职的决心,渴望寻得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
- 偃仰此生馀:形容诗人对余生的悠闲态度。
-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质疑生活中物质的必要性,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 时还读,亦已种,则何如:偶尔读书,实际上已在心中种下了希望。
- 待讨个渔童名便了:希望能获得一个简单生活的身份。
- 再配个樵青名大好:渴望拥有一个樵夫的身份,象征务农生活的理想。
- 赛赤脚,胜长须:强调简单生活的自在,胜过那些外表华丽的人。
- 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描绘了家中生活的自给自足,强调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 挈山妻,同稚子,且相于:最后展现了与家人共享生活的幸福。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突出诗人对后者的向往。
- 比喻:将书籍比作精神食粮,展现知识的重要性。
- 排比:通过一系列“渔童”、“樵青”的名词,强化理想生活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山居:象征安静和自由的生活。
- 渔童:象征简单和自然的生活状态。
- 樵青:代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务农生活。
- 奴婢:体现了生活的自给自足和家庭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尤侗抛弃官职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名利的渴望
D. 为了旅行 -
诗中提到的“渔童”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简单的生活
C. 学识渊博
D. 世俗的追求 -
诗人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A. 豪华富贵
B. 悠闲自在
C. 追求名利
D. 复杂繁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尤侗的《最高楼 漫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尤侗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物质的超然,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尤侗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