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时间: 2025-01-27 03:59:59

窗前忽洒潇潇雨。

对此暗添愁绪。

点点何曾少住。

况有芭蕉树。

子规啼断人何处。

芳草远迷归路。

帘卷落花无数。

又是春将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作者: 熊象慧 〔清代〕
窗前忽洒潇潇雨。对此暗添愁绪。点点何曾少住。况有芭蕉树。子规啼断人何处。芳草远迷归路。帘卷落花无数。又是春将暮。

白话文翻译:

窗前忽然下起了细细的雨,看到这情景,我的心中又添了几分愁绪。细雨点点,仿佛从未停息,尤其是那芭蕉树下的景象更让我感伤。子规鸟在啼叫,声声断人思绪,究竟身在何处呢?远处的芳草迷失了归路,帘子卷起,落花无数,又是一年春将结束。

注释:

  • 潇潇:形容雨声细小而连绵。
  • 愁绪:忧愁的情绪。
  • 点点:一滴滴的雨水。
  • 子规:即杜鹃,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芳草:指春天的青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帘卷:指卷起窗帘,寓意心情的变化。

典故解析:

  • 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一个理想的、与世无争的地方。
  • 子规啼:子规的啼鸣常常与思乡、离别之情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象慧,清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思乡或离别时,反映了对故人和故土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时节的情景,情感真挚而浓厚。诗的开头“窗前忽洒潇潇雨”,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与凄凉。随之而来的“对此暗添愁绪”,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整首诗在细雨、落花和远草的意象中,交织着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子规啼断人何处”,不仅体现了杜鹃的哀鸣,更加深了离情的氛围,令人联想到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通过“芳草远迷归路”,诗人描绘了一种迷失的状态,反映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故人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事的思考,同时也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窗前忽洒潇潇雨”:窗外细雨纷纷下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对此暗添愁绪”:看到雨,诗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增添了愁苦。
    • “点点何曾少住”:细雨点点,仿佛从未停止过。
    • “况有芭蕉树”:芭蕉树的意象增添了异乡的情感。
    • “子规啼断人何处”:杜鹃的哀鸣使人更加思念故乡。
    • “芳草远迷归路”:远处的草地让人迷失归路,象征着思乡的无助。
    • “帘卷落花无数”:窗帘卷起,落花纷飞,象征着岁月流逝。
    • “又是春将暮”:春天即将结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拟人:“子规啼断人何处”,将杜鹃的叫声与人的情感连接起来。
    • 对仗:诗句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潇潇雨:象征忧伤与思念。
  • 芭蕉树:代表异乡的情愫。
  • 子规:象征离别与思乡。
  • 芳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归属感。
  • 落花: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潇潇雨”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无忧无虑
    B. 愁苦
    C. 快乐

  2. “子规啼断人何处”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乌鸦
    B. 杜鹃
    C. 黄鹂

  3.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故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乡,展现了李白在月下独自饮酒的豪放与孤寂,与熊象慧的细腻愁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