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谩嫌无武共驱除,律在何人敢献书。
汉代谋臣帷幄亚,陆郎新语烬煨馀。
舌降粤尉推能事,屏拥南州藉永图。
千载祀君何处所,香山孤月伴窗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中无能的领导者的不满,以及对有才谋的人的怀念。诗中提到,谁敢在这个无战无功的时代提出建议?想到了汉朝的谋士,他们的智慧与才能似乎已被遗忘。在南方的粤地,有人推崇能干的统治者,但仍然无法改变现状。千年后,我们祭祀的君主又在何方呢?只剩下香山上的孤月,伴着我空虚的窗子。
注释:
- 谩嫌:随意地抱怨。
- 无武:没有军事才能或武力。
- 律:法律、规章或条文。
- 谋臣:有谋略的臣子。
- 帷幄:指军营中的帐幕,古时指军师或谋士的活动场所。
- 陆郎:指陆贾,汉代的著名学者,善于辩论。
- 舌降:言辞的分寸,含有指责的意味。
- 粤尉:指粤地的地方官员。
- 南州:指南方的州郡。
- 千载:千年。
- 祀君:祭祀君主。
- 香山:一个象征性的地点,常用来指代孤独或思考的境地。
- 窗虚:窗户虚空,象征空虚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梓,明代诗人,少有成就,作品多以抒情和历史哲思为主,风格独特,常在诗中反映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历史的沉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与反思,特别是对领导者缺乏才能的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追溯与向往。
诗歌鉴赏:
《大中祠》以其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而著称。诗中前两句,诗人直言当今无能的领导者让人感到失望,似乎对社会的现状感到无奈与不满。接着,诗人追忆汉代的谋士,表明对有能力的治理者的渴望,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现状的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千载之后的祭君之地,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以“香山孤月”收尾,营造出一种孤独、空虚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对历史与社会的反思与感慨,也表露了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极具表现力,香山和孤月的意象交织,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谩嫌无武共驱除:表示对没有武力的统治者的不满,暗指当前的领导者无能。
- 律在何人敢献书:质疑当今谁敢提出建议或意见,感到无力与失望。
- 汉代谋臣帷幄亚:回忆汉朝的谋士,渴望有才华的人来治理国家。
- 陆郎新语烬煨馀:提到陆贾的学问,表明对智慧的渴望,但又感叹这些智慧似乎在当今无用。
- 舌降粤尉推能事:指责地方官员的能力,显示出对现状的不满。
- 屏拥南州藉永图:隐含着对南方治理的期望与现实的对比。
- 千载祀君何处所:对历史的追问,思考后人如何祭祀过去的君主。
- 香山孤月伴窗虚:以孤月伴窗虚结尾,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谩嫌无武”与“律在何人”,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香山与孤月象征着孤独与思考,传达深层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无能领导者的批判和对有才谋士的怀念,表现出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孤独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社会与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山:象征孤独与思考,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孤月:象征空虚,反映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代谋臣”是谁?
- A. 陆贾
- B. 张良
- C. 诸葛亮
-
“香山孤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未来
- B. 历史的辉煌
- C. 孤独与思考
-
诗人对当前领导者的看法是?
- A. 称赞
- B. 失望
- C. 毫无感觉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伤痛。
- 《登高》:通过个人的孤独感,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渺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