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浦》

时间: 2025-01-24 08:37:02

晚步已穷云水地,何人小筑傍湖阴。

穿村正喜迎枫叶,问菊翻成到竹林。

隔浦山低嫌浪阔,远帆风定觉秋深。

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步已穷云水地,何人小筑傍湖阴。
穿村正喜迎枫叶,问菊翻成到竹林。
隔浦山低嫌浪阔,远帆风定觉秋深。
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的步伐已经走到云水相交的地方,谁在湖边的阴影下建起了小屋?穿过村庄,正高兴地迎接枫叶的到来,询问菊花是否已经开到竹林。隔着水面,山显得低矮,似乎嫌弃浪涛太宽广;远处的帆船在微风中停泊,让我感觉到秋意正浓。想必落日正好适合乘兴而去,但少伯的扁舟却仍然无法寻觅。

注释:

字词注释:

  1. :到达、尽头。
  2. 小筑:小屋、房子。
  3. :迎接、迎来。
  4. 翻成:开花、盛开。
  5. 隔浦:隔着水面。
  6. :嫌弃、觉得不满。
  7. 浪阔:波浪宽广。
  8. 落日:夕阳。

典故解析:

  • “少伯”指的是少伯冯道,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官员,其扁舟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必英,清代诗人,生平历任官职,性情高洁,喜爱山水,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怀,展现出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于湖边散步,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傍晚,诗人漫步于湖边,目睹了自然的美丽与时光的流逝。开篇“晚步已穷云水地”,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接下来的“何人小筑傍湖阴”,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文环境的思考。随着“穿村正喜迎枫叶”,诗人逐渐进入了秋天的氛围,既有对枫叶的期待,也有对菊花的询问,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隔浦山低嫌浪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低矮的山与宽广的水面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一种空间的错位感。最后两句“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则是对人生与自然的哲思,落日象征着光阴的流逝,而少伯的扁舟则隐喻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步已穷云水地:黄昏时分,走到了天边与水面交接的地方。
  2. 何人小筑傍湖阴:不知是谁在湖边的树荫下建了一座小屋。
  3. 穿村正喜迎枫叶:穿过村庄时,看到枫叶正盛开,心中喜悦。
  4. 问菊翻成到竹林:询问菊花是否已经盛开到竹林中。
  5. 隔浦山低嫌浪阔:隔着水面,低矮的山显得对宽广的水面有些不满。
  6. 远帆风定觉秋深:远处的帆船在微风中停泊,令人感到秋天的深邃。
  7. 缘知落日堪乘兴:因为知道落日正适合乘兴而去。
  8. 少伯扁舟未可寻:但少伯的扁舟却仍然无法找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隔浦山低嫌浪阔”,将山与水的关系比作人对环境的感受。
  • 对仗:句子结构和意思的对称,使得诗歌韵律感增强。
  • 拟人:如“浪阔”似乎有了情感,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恬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水:象征宁静而广阔的自然环境。
  2. 小筑:人文环境的象征,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枫叶: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着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4. 菊花:象征坚韧与清高,常与秋天相联系。
  5. 扁舟:象征自由与隐逸,代表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步已穷”是什么意思?

    • A. 已经走到尽头
    • B. 晚上的步伐
    • C. 走得很累
    • 答案:A
  2. “何人小筑傍湖阴”中“小筑”指的是什么?

    • A. 小桥
    • B. 小屋
    • C. 小船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少伯”是指谁?

    • A. 一个隐士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官员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相比,范必英的《湖浦》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多了一份人情味和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描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维与山水诗》